一起答
单选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第下列各题。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行、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日“行”,徐行日“步”,疾行日“趋”,疾趋日“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关,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的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关于善,道家容关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从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徨、踟蹰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合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

  •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哪句诗与送别无关?( )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下列有关“通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事项
    • B.通告发布机关的级别一般比公告发布者低
    • C.告知的范围比公告宽泛
    • D.通告的文字具有强制力和严肃性
  3. 2011年9月初,100欧元兑换人民币917.33元,2011年10月初,100欧元兑换人民币853.45元。这表明( )。

    • A.欧元购买力提高 
    • B.我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竞争力上升
    • C.外币的汇率跌
    • D.欧洲公民到我国旅游所需费用减少
  4.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

    • A.欧洲联盟 
    • B.世界贸易组织
    • C.石油输出国组织 
    •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 下列有关医学常识不正确的是( )。

    • A.霉变甘蔗中的致毒物质主要是真菌
    • B.维生素c缺乏容易导致/hJL佝偻病
    • C.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 D.合理控制能量摄人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
  6.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配置的目标,必须做到( )。

    • A.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B.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平等竞争
    • C.通过价格传递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 D.坚持重要商品价格由国家制定
  7. 宪法与法律的最主要区别有( )。

    • A.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 
    • B.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更严格、更复杂
    • C.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D.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
  8.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 )。

    •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 据科学家观测,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8℃,而南极的年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得多,大约在-56℃,造成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是( )。

    • A.由于地球倾斜角的影响,使南半球的冬天比北半球时间长 
    • B.南极大部分是大陆,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 
    • C.人类活动、能源消耗大多在北半球,是造成北极比南极温度高的原因之一 
    • D.南极周围的海洋上浮着巨大的冰山,使南极天气变得更冷
  10.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

    • 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 B.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 C.冰箱里的水变成水蒸气
    • 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