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根据材料回答 56~60 题:

(1)一日,王教授应邀到甲机关举办一场关于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关系的专题讲座。会场里时常响起手机声,会议主持人不断地用手势提醒大家关闭手机,甚至打断学者讲座,让大家保持会场秩序。次日王教授到乙机关举办同样的讲座,会场秩序井然,听讲座的每个人都自觉地关闭手机。王教授经过询问了解到,乙单位专门制定过一个规定,凡是参加机关会议的人,如果没关闭手机,手机在会场响起,则扣发当月奖金。而甲机关从来没有这样的规定。

(2)某机关明文规定,因公出差到外地的,按照食宿补贴标准补贴。凡是食宿费用支出低于规定标准的,节约部分的50%归出差人所有。规定出台后,该机关的差旅补贴数额与规定出台之前相比明显下降。

(3)某局长因犯贪污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在狱中,他忏悔道:“我不是法盲,也不是缺乏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熏陶。我大学时本科学的专业是历史,硕士研究生读的是法律。但我却知法犯法,走向沉沦。究其原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没落的思想充斥了我的思想的每一个角落,使我在职业生涯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行为……”

第 56 题 在甲乙机关办讲座时,在使用手机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方式,说明(  )。

  • A.职业道德完全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 B.职业道德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D.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依靠经济手段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74 题 该公文结束语不规范,正确写法应该是(  )。

    • A.以上报告请审阅
    • B.以上请示请批准
    • C.妥否,请批示
    • D.妥否,请批准
  2. 第 75 题 该公文成文时间不规范之处是(  )。

    • A.成文时间不准确
    • B.写法不完整
    • C.写法不规范
    • D.成文时间不具体
  3. 第 73 题 按照公文写作要求,该公文正文的主要问题是(  )。

    • A.事实陈述不生动
    • B.不符合“一文一事”要求
    • C.提出要求不具体
    • D.语言不够简洁
  4. 第 71 题

    根据公文标题的写作要求,该公文标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缺少介词
    • B.缺少事由
    • C.事由不明
    • D.文种不当
  5. 第 72 题 从主送机关看,该公文存在的问题是(  )。

    • A.党政机关交叉行文
    • B.越级行文
    • C.多头主送
    • D.主送机关不明确
  6. 第 68 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对客流不足的线路和提前迁出城区的中巴车给予一定的补偿,说明(  )。

    • A.政府调节失灵
    • B.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应该付出必要的代价
    • C.政府在提供私人产品
    • D.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7. 第 70 题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巴营运市场是一个(  )。

    • A.完全竞争市场
    • B.不完全竞争市场
    • C.资本市场
    • D.劳动力市场
  8. 第 69 题 政府出台“二环以内中巴禁运”规定的目的是为了(  )。

    • A.维护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 B.维护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
    • C.克服市场制度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 D.维持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
  9. 为了树立省会的文明形象并提升城市品位,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二环线以内禁止中巴营运”的文件。市政府要求:①公交部门新增300台豪华公交车和400—600辆高档的士;②部分原由中巴车运营的线路将由公交车代替,客流不足的线路将由政府财政出钱补贴;③公交车将普遍进入社区并延时运营,方便群众出行;④退出城区后,所有中巴车将由原来的个体经营为主转变为联营、国营、合资经营,走集团化规模经营之路,而且对提前迁出城区的中巴车给予一定的补偿。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66~70 问题。

    第 66 题 政府出台“二环线以内禁止中巴营运”的规定说明(  )。

    • A.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 B.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干预中巴车市场
    • C.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能够干预中巴车市场
    • D.计划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10. 第 67 题 市场失灵表现在(  )。

    • A.垄断
    • B.公共产品生产
    • C.外部性
    • D.收入分配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