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回顾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前,其外部、内部的装饰及造型,反映了人类的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历程,但就其内部的居住环境而言,它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建造,照明、电梯及空调这些标志工业文明的设施进入建筑物,富裕的人们有条件追求居住的舒适性,进入所谓的“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的“现代化建筑”,随之,完全的人工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甚至在大楼里建起模拟自然环境的森林浴空调,出现了“健康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建筑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抗衡,用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武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其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于是,学者们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这种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健康,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国外,已建成一些绿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示范建筑。

 我们认为,可持续建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一方面,建筑在形式上应该与自然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筑应该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技术。自然气候环境与所要求的人居环境的差异,需要空调或采暖提供能量来平衡,它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减少这种能量需求。建筑周围的绿化与水体、合理的自然通风是[ ]建筑微气候的重要手段。绿化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地面对建筑物的辐射。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建筑的布局、建筑物楼梯间、门窗位置、风塔或高层建筑的中庭等,可以使建筑内部得到冷却并获得充分的新鲜空气。

 加强建筑维护结构的防热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手段,由此获得的节能效益也最明显。主要措施是墙体、屋顶及门窗采用传热系数小的材料。除此之外,采用植被层面、通风屋面、中空结构的墙体甚至“水墙”,建筑外遮阳、防辐射玻璃等措施也已成为重要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

 “绿色空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合理的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夏季温度过低,冬天温度过高并不能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环境,相反还要付出更多的能量代价。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交比,充分利用自然能及能量的回收是“绿色空调”的主要技术措施。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工厂的废热采暖及热、电、冷联供都已作为绿色空调技术而被研究与利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将带来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下列对“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关系的解说,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绿色建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 B.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
  • C.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
  • D.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和空调通风技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6年广东省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2005年(  )。

    • A.增加了约1个百分点
    • B.降低了约1个百分点
    • C.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
    • D.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6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为全国首位
    • B.2006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国第二
    • C.2005年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5.35亿元
    • D.2005年山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178.71亿元
  3. 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位列第一,高于第三位(  )亿元

    • A.6552.58
    • B.2633.97
    • C.3575.36
    • D.4005.46
  4. 2006年广东省工业产值增速排在第(  )位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5.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各类别中,相差最大的是(  )。

    • A.1324.28元
    • B.1021.33元
    • C.1578.73元
    • D.1700.21元
  6.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1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和浙江(17.1%),高于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2005年山东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

    • A.2633.79
    • B.21846.7
    • C.7274.51
    • D.6955.35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4.53:1
    • B.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对比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之差为27.0%
    • C.2007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多 3101.17元
    • D.2008年上半年贵州农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最大的部分的支出小于比重按大小排列位于偶数位置上的比重之和
  8. 2008年上半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那部分支出比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次大的那部分支出(  )。

    • A.多1102.66元
    • B.多1123%
    • C.多1908.71元
    • D.多11.53倍
  9. 2008年上半年贵州串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比2007年同期增加(  )。

    • A.36.54元
    • B.33.25元
    • C.37.99元
    • D.40.03元
  10. 据上表,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1980年到2005年,卫生院接受诊疗的人次是逐年递减的
    • B.国家持续大量加强卫生院建设
    • C.卫生院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
    • D.入院病人中有一部分人得不到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