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当读图时代来临,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主流形态而对人们耳濡目染之时,我们不能不关注新的文化现象和国民视觉素养培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多元文化、积极竞争话语权之时,我们不能不探讨如何向世界有效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样一个时代命题。视觉文化,作为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一个新颖研究领域,正在展示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学科学者的探究目光。

 从研究的目标、对象与范围来看,将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显然,这里的“视觉文化”比艺术工作者研究的“视觉艺术”进了一步,内容范围更加宽广,意义内涵更加深刻。

 当代入类的视觉经验与阅读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解读。“除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戏剧、舞蹈等传统的视觉艺术样式,摄影、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渗透于日常生活,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更使这种视觉经验无所不在。”由此引发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阅读性质以及阅读心理和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观看”,不再是个简单的行为,“视觉”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看”和“读”,而是特指解读某种具象性的对象。视觉素养正是这种“有意味的看”的能力,是体现观看者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的修养。

 视觉审美常常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使得审美体验过程得以实现的两大元素为:能够激起这种体验的文化资源和能够深刻体验的心理素质。信息时代,视觉素养不再仅仅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许多人看似缺乏艺术细胞,却并非与视觉素养无缘,同样具有视觉素养的可塑性。现代社会分工中,除了专业艺术工作者,还有相当多的职业需要具备视觉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创作,如教师、大众传媒、各类设计人员(城市建筑设计、服饰产品设计、包装用品设计、广告影视设计;网页设计)等。他们所具备的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风貌和大众的精神状态。视觉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就是要重新调整和刷新人们的视觉经验,不断在实践中解除视觉困惑,以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去影响和改善大众视觉文化的现状。

下列有关“视觉文化”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主流形态
  • B.视觉文化是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一个新颖研究领域
  • C.“视觉文化”的范畴大于“视觉艺术”的范畴
  • D.它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内在表现形态的文化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农村用电发电情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 B.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用电量增长了195.44亿千瓦时
    • C.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发电量越来越能够满足用电量的需求
    • D.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用电量增速逐年减慢
  2.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农村用电发电情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与2004年相比,2005年农村用电量提高了11.26%
    • B.我国农村发电量增长速度最慢的年份是2003年
    • C.与2001年相比,2002年装机容量下降了10.4%
    • D.2005年农村发电量占农村用电量的比重是79.6%
  3. 在2000~2005年间,下列统计指标增速最快的是(  )。

    • A.装机容量
    • B.发电量
    • C.用电量
    • D.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重
  4. 与2000年相比;,2005年农村装机容量提高了多少?(  )

    • A.401万千瓦时
    • B.36.5%
    • C.57.4%
    • D.1.4倍
  5. 根据下列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2000年~2005年,我国农村发电量占用电量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

    • A.2000年
    • B.2001年
    • C.2003年
    • D.2005年
  6. 下列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 A.上海
    • B.江苏8市平均水平
    • C.浙江7市平均水平
    • D.长三角16市平均水平
  7.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慢的城市的个数是:

    • A.4
    • B.5
    • C.6
    • D.7
  8. 2004年,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常州市相比:

    • A.高
    • B.低
    • C.一样
    • D.无法判断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快
    • B.长三角16市中,人均消费支出最大的城市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最高
    • C.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却不是最低
    • D.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慢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慢
  10. 2006年国际旅游人数占出境旅游人数的比重为(  )

    • A.79.5%
    • B.83.2%
    • C.121.1%
    • D.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