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已是人们[ ]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氧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气,同时还必须要有6.5%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成本摊薄,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

下列对“低氧健身”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
  • B.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如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肝脏的解毒作用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
  • C.人体处于“低氧状态”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
  • D.有些专家认为“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2005年二、三两季度的投资规模较2004年二、三季度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B.2004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较2003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C.2005年4—9月与二、三两季度投资规模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 D.2005年全年投资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是一路攀升的
  2. 2004年年初至二季度末,投资规模同比增长的变化情况是(  )。

    • A.上升
    • B.回落
    • C.持平
    • D.波动
  3. 从上图可知:三年中投资规模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2004年2月
    • B.2004年3月
    • C.2004年8月
    • D.2004年6月
  4.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是某市2003—2005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2005年二季度与三度同比增长比较,二季度(  )。

    • A.高了3%
    • B.低了3%
    • C.高了3个百分点
    • D.低了3个百分点
  5. 2005年6月的投资规模比2003年2月的投资规模大约增长了几倍?(  )

    • A.1
    • B.2
    • C.3
    • D.4
  6.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6年世界各国GDP增长率居首位的国家是阿塞拜疆
    • B.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8位的是美国
    • C.2005年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29位
    • D.2006年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7倍
  7. 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比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  )。

    • A.快2.8个百分点
    • B.快5.3个百分点
    • C.慢2.8个百分点
    • D.慢5.3个百分点
  8. 200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 A.43 675亿美元
    • B.26 301亿美元
    • C.28 970亿美元
    • D.132 446亿美元
  9. 根据下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了2006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180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 301亿美元 (注:中国GDP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占世界的比重为5.5%,比去年的5.0%提高0.5个百分点;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19.9%,比去年的18.0%提高1.9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为3 557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比去年降低1位;中国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1 895亿美元,居世界第36位,比去年降低1位。

     2006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GDP增长率为5.4%,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GDP增长率为3.1%,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06年GDP增长率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阿塞拜疆、马尔代夫、安哥拉、不丹、亚美尼亚、苏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拉脱维亚、毛里塔尼亚、爱沙尼亚。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7%,位居世界第11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挪威、卡塔尔、冰岛、爱尔兰、瑞士、丹麦、美国、瑞典和荷兰(见表2)。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 000美元,达到2 001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居世界第108位,与上年位次持平,仍为中下收入国家;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27 466美元,居第27位,比上年下降了2位;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5 482美元,居第36位,与上年的位次持平。

    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位居世界(  )。

    • A.第4位,第11位
    • B.第11位,第4位
    • C.第4位,第108位
    • D.第11位,第108位
  10. 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

    • A.18.0%
    • B.13.5%
    • C.16.6%
    • D.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