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莫斯科谢切诺夫医学研究院近日在研究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取得突破。该医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三氧化碳与动物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即它能抑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这是迄今为止二氧化碳一个[ ]的作用。

 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5%。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免疫,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另一方面,如在细胞中含量过多,反而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医学上早已发现,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并导致动物死亡,二氧化碳的作用就是抑制人或动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形成。

 医学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这一功能的发展,对研究人及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对地球生命起源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者之一俄医学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柯甘说,在地球大气中氧气出现之前,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的办法获取能量,这个过程伴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当大气中出现氧气后,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形成的活性氧已不能对生命构成危害,这就是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的一种新功能。

 柯甘认为,在人类胎儿形成中,几乎所有器官所需要的血都是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相对较高的动静脉混合血;这是为了阻止在胎儿细胞中高活性氧过多,使胎儿能够正常发育。

 这一新发现对分析研究全球生态问题也有一定意义。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正在以每年0.3%的速度、增长,这将使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减少,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专家认为,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

第一段第一句中的“突破”具体是指(  )。

  • A.发现了二氧化碳一个过去很少被人知道的作用
  • B.发现了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的关系
  • C.揭示出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的关系
  • D.揭示出.二氧化碳抑制动物(包括人)细胞中活性氧形成的功能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2005年二、三两季度的投资规模较2004年二、三季度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B.2004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较2003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C.2005年4—9月与二、三两季度投资规模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 D.2005年全年投资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是一路攀升的
  2. 2004年年初至二季度末,投资规模同比增长的变化情况是(  )。

    • A.上升
    • B.回落
    • C.持平
    • D.波动
  3. 从上图可知:三年中投资规模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2004年2月
    • B.2004年3月
    • C.2004年8月
    • D.2004年6月
  4.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是某市2003—2005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2005年二季度与三度同比增长比较,二季度(  )。

    • A.高了3%
    • B.低了3%
    • C.高了3个百分点
    • D.低了3个百分点
  5. 2005年6月的投资规模比2003年2月的投资规模大约增长了几倍?(  )

    • A.1
    • B.2
    • C.3
    • D.4
  6.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6年世界各国GDP增长率居首位的国家是阿塞拜疆
    • B.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8位的是美国
    • C.2005年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29位
    • D.2006年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7倍
  7. 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比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  )。

    • A.快2.8个百分点
    • B.快5.3个百分点
    • C.慢2.8个百分点
    • D.慢5.3个百分点
  8. 200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 A.43 675亿美元
    • B.26 301亿美元
    • C.28 970亿美元
    • D.132 446亿美元
  9. 根据下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了2006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180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 301亿美元 (注:中国GDP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占世界的比重为5.5%,比去年的5.0%提高0.5个百分点;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19.9%,比去年的18.0%提高1.9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为3 557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比去年降低1位;中国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1 895亿美元,居世界第36位,比去年降低1位。

     2006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GDP增长率为5.4%,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GDP增长率为3.1%,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06年GDP增长率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阿塞拜疆、马尔代夫、安哥拉、不丹、亚美尼亚、苏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拉脱维亚、毛里塔尼亚、爱沙尼亚。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7%,位居世界第11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挪威、卡塔尔、冰岛、爱尔兰、瑞士、丹麦、美国、瑞典和荷兰(见表2)。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 000美元,达到2 001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居世界第108位,与上年位次持平,仍为中下收入国家;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27 466美元,居第27位,比上年下降了2位;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5 482美元,居第36位,与上年的位次持平。

    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位居世界(  )。

    • A.第4位,第11位
    • B.第11位,第4位
    • C.第4位,第108位
    • D.第11位,第108位
  10. 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

    • A.18.0%
    • B.13.5%
    • C.16.6%
    • D.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