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6-40题。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缁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按照2009年增长率计算,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将达到( )。
由以上数据,可以推出下列哪个结论正确?
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增幅最小的是( )。
与2008年相比,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 )。
四、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0-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
与1997年相比,2005年的日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之和增加了( )亿元。
与1997年相比,2005年增长比率最高的消费类别是( )。
三、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978年我国居民总消费额约为( )亿元.
城镇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差最大的一年是( )。
1978年至2005年日均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量为( )万吨标准煤。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