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以下111-115的问题。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章新胜对媒体说。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说,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在澳大利亚,汉语以及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外语。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题为《2040年的中国》的文章,文中写道,到2040年,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各种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会[ ]。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2003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中文项目,这意味着美国中学生选修的汉语课程将计入他们未来在大学中的学分,汉语成为美国大学入学统考中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

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汉语教学的目的。”陆教授说,“当然我们更注重自然地呈现真实,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而不是所谓‘文化扩张’。”

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有文化委员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兼任。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则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世界推展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文化。

2004年11月21,中国第一批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举行挂牌仪式。而此前两天,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严美华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项目部在马里兰大学签署了双方共同建设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

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

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一个曾经被自己的子孙轮番践踏的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而其使命,亦伟大艰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填写在短文第三段[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 A.名列前茅   
  • B.比比皆是   
  • C.大放异彩   
  • D.无人不晓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5年1—10月,北京对欧盟、日本和美国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在地方出口额中的合计比重是49%。地方出口额是多少亿美元?(      )

    • A.44.3   
    • B.114.3   
    • C.134.7   
    • D.120.1
  2. 2004年1—10月,北京对中国台湾的进口额是多少亿美元?(      )

    • A.3.92   
    • B.4.46   
    • C.4.71   
    • D.5.88
  3.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实现贸易顺差的国家或地区是(      )。

    • A.中国香港   
    • B.印度   
    • C.欧盟   
    • D.日本
  4. 根据下表回答131-135的问题(见表3)

    2005年1—10月,北京对俄罗斯的出口金额比2004年同期约净增多少亿美元?(      )

    • A.0.8   
    • B.1   
    • C.3.2     
    • D.3.4
  5. 在以下贸易伙伴中,进口额与出口额相差最大的是(      )。

    • A.美国   
    • B.日本   
    • C.韩国   
    • D.欧盟
  6. 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 A.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 B.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 C.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 D.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7. 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 A.国有企业   
    • B.城镇集体经济   
    • C.非公有制经济   
    • D.制造业
  8.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 A.46.28万人   
    • B.42.45万人   
    • C.42.54万人   
    • D.31.09万人
  9.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 A.27.69%   
    • B.7.72%   
    • C.28.30%   
    • D.27.0%
  10.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6-130的问题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一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 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 A.954.44万人   
    • B.919.53万人   
    • C.911.90万人   
    • D.904.2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