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意,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96-90的问题。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 ],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 [ ],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 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及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选项中,增长比率最高的是(      )。

    • A.住宅施工面积   
    • B.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 C.经济适用房投资   
    • D.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
  2. 2006年1—10月份,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率约为(      )。

    • A.80.3%   
    • B.74.2%   
    • C.68.9%   
    • D.70.3%
  3. 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2006年9月份,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最快;

    Ⅱ.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是因为大批开发商将房子预留而不销售;

    Ⅲ.2006年1—8月,房地产开发景气呈上升趋势。

    • A.Ⅱ   
    • B.Ⅱ、Ⅲ   
    • C.Ⅲ   
    • D.都不正确
  4. 2005年1—10月份,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的比率约为(      )。

    • A.20.0%   
    • B.13.3%   
    • C.19.8%   
    • D.18.5%
  5. 根据以下提供的信息回答131-135的问题(见下图)

    2006年10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3.40,比9月份上升0.26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2.38点。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图

    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1.68,比9月份下降0.04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0.82点。2006年1—10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 611亿元,同比增长24.1%。完成商品住宅投资10 268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468亿元,增长9.8%。

    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3.42,比9月份下降0.13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3.38点。2006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 302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国内贷款4 312亿元,增长 46.4%;企业自筹资金6 753亿元,增长22.7%;利用外资288亿元,增长39.2%。

    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101.60,比9月份上升0.73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6.15点。2006年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8 3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6%。

    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03.39,比9月份下降0.12点,比2005年10月份下降0.08点。2006年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3.26亿平方米,增长19.6%;办公楼施工面积6 525万平方米,增长13.0%;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07亿平方米,增长13.6%。

    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3.29,比9月份上升1.35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3.04点。截止到 2006年10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 2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 680万平方米,增长7.7%。

    下列选项中分类指数最高的是(      )。

    • A.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   
    • B.资金来源分类指数
    • C.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   
    • D.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
  6. 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行业与1995年相比,平均工资增长了多少倍?(      )

    • A.1.32倍   
    • B.2.07倍   
    • C.2.40倍   
    • D.3.42倍
  7. 根据表3,下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是(      )。

    • A.农、林、牧、渔业   
    • B.采掘业
    • C.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D.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
  8. 根据表3,1995—2003年间,工资增幅最大的行业是(      )。

    • A.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B.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 C.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 根据表2、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行业之间工资差距逐年扩大
    • B.全省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差异总体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缩小
    • C.各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呈现高者更高的趋势
    • D.较高、较低工资行业的分布变化不大,前者基本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新兴行业或垄断行业,后者则一直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10.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Ⅰ.同比上涨最高的是鲜蛋价格;

    Ⅱ.各类药品的价格与2005年同比都有所上涨;

    Ⅲ.纺织品价格同比上涨3.1%;

    Ⅳ.目前的交通费达到了2元/次。

    • A.Ⅰ   
    • B.Ⅰ、Ⅳ   
    • C.Ⅱ、Ⅲ   
    • D.全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