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本部分均为单选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驾驭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意,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88-90的问题。

补偿贸易是在技术作为商品、转为商品贸易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基本内容是:购进方向输出方购买成熟的技术设备时,是以向输出方借来的钱,购买输出方的技术或设备,然后用购买的技术设备生产产品,在商定的时间内,分期偿还输出方的本金或利息。也可以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如向输出方购进开采煤矿的技术或设备,用此技术设备投产后所生产的煤,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和利息。这种方式对购进方来说,不需要支付现金,只用部分产品其他商品偿还债务就可以了;同时,技术进口和产品出口都有一定的保证。对输出方来说,可签订较长期的贸易协定,保证某些商品的来源,同时又获得一定利息。另外,输出方由于筹划银行贷款、组织补偿商品的销售等事宜,在输出的技术设备上一般要适当加价,又可多得一些利润。[ ],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我们在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采用这种方式

四个加黑点“或”字,须改成“及”的是(      )。

  • A.第一个   
  • B.第二个  
  • C.第三个   
  • D.第四个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4年年初至二季度末,投资规模同比增长的变化情况是(      )。

    • A.上升   
    • B.回落   
    • C.持平   
    • D.波动
  2. 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2005年二、三两季度的投资规模较2004年二、三季度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B.2004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较2003年上半年各月的投资规模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 C.2005年4—9月与二、三两季度投资规模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 D.2005年全年投资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是一路攀升的
  3. 从上图可知:三年中投资规模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2004年2月   
    • B.2004年3月   
    • C.2004年8月   
    • D.2004年6月
  4. 2005年6月的投资规模比2003年2月的投资规模大约增长了几倍?(      )

    • A.1   
    • B.2   
    • C.3   
    • D.4
  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6年世界各国GDP增长率居首位的国家是阿塞拜疆
    • B.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8位的是美国
    • C.2005年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29位
    • D.2006年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7倍
  6.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31-135的问题

    图2是某市2003—2005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2005年二季度与三度同比增长比较,二季度(      )。

    • A.高了3%   
    • B.低了3%
    • C.高了3个百分点   
    • D.低了3个百分点
  7. 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比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      )。

    • A.快2.8个百分点   
    • B.快5.3个百分点
    • C.慢2.8个百分点   
    • D.慢5.3个百分点
  8. 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

    • A.18.0%   
    • B.13.5%   
    • C.16.6%   
    • D.19.9%
  9. 200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 A.43 675亿美元   
    • B.26 301亿美元   
    • C.28 970亿美元   
    • D.132 446亿美元
  10. 根据下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回答126-130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了2006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世界180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 301亿美元 (注:中国GDP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占世界的比重为5.5%,比去年的5.0%提高0.5个百分点;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19.9%,比去年的18.0%提高1.9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台湾本地生产总值为3 557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比去年降低1位;中国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1 895亿美元,居世界第36位,比去年降低1位。

    2006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世界GDP增长率为5.4%,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GDP增长率为3.1%,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为7.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06年GDP增长率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阿塞拜疆、马尔代夫、安哥拉、不丹、亚美尼亚、苏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拉脱维亚、毛里塔尼亚、爱沙尼亚。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7%,位居世界第11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挪威、卡塔尔、冰岛、爱尔兰、瑞士、丹麦、美国、瑞典和荷兰(见表2)。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 000美元,达到2 001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居世界第108位,与上年位次持平,仍为中下收入国家;中国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27 466美元,居第27位,比上年下降了2位;中国台湾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5 482美元,居第36位,与上年的位次持平。

    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位居世界(      )。

    • A.第4位,第11位   
    • B.第11位,第4位
    • C.第4位,第108位   
    • D.第11位,第10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