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与自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多种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族文化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传统
  • D.徽州文化是从不同文化层面发展,并以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全国各地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招生人数占在校人数的百分比增幅最高的是哪个教育类别?(  )

    • A.研究生
    • B.普通小学
    • C.特殊教育
    • D.普通高等
  2. 2003年各教育类别毕业人数比2004年少(  )

    • A.6.66%
    • B.6.51%
    • C.6.34%
    • D.6.25%
  3. 根据下表回答136~140题。

    某地区普通高等教育2004年毕业生人数比上年增加(  )

    • A.15.79%
    • B.16.34%
    • C.17.82%
    • D.18.75%
  4. 招生人数占在校人数百分比呈负增长的教育类别有几个?(  )

    • A.1
    • B.2
    • C.3
    • D.4
  5. 2003年毕业生人数低于招生人数的教育类别占整个教育类别的(  )

    • A.50%
    • B.57%
    • C.53%
    • D.58%
  6. 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 A.国有企业
    • B.城镇集体经济
    • C.非公有制经济
    • D.制造业
  7. 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 A.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 B.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 C.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 D.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8.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 A.27.69%
    • B.7.72%
    • C.28.30%
    • D.27.0%
  9.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 A.46.28万
    • B.42.45万
    • C.42.54万
    • D.31.09万
  10.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 7.72万人。2006年未,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 A.954.44万
    • B.919.53万
    • C.911.90万
    • D.904.2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