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按照某市当前的电消费量来计算,如果每度电增收2分钱的电费,则每年可增加65亿元收入.这显然是解决电力公司年年亏损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做还可以减少消费者对电的需求,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从而保护短缺的电力资源.

以下哪一项最清楚地指出了上述论证中的错误?()

  • A.论证所依据的我国城市当前电消费量的数据不准确
  • B.论证过程中做出了相互矛盾的假定
  • C.论证过程中引用了无关的数据和材料
  • D.论证过程中错把结果当成了原因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10年9月份该市穿类商品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 A.21.7%
    • B.20.3%
    • C.34.3%
    • D.35.7%
  2. 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I.2010年前10个月,该市餐饮收入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1%.

    Ⅱ.2010年9月份,该市穿类商品零售额为46.6万元.

    Ⅲ.按商品用途分,2010年1一9月份累计零售额同比增长量最大的是用类商品.

    • A.I
    • B.Ⅱ
    • C.Ⅱ、Ⅲ
    • D.均正确
  3. 2010年10月份,该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幅为().

    • A.13%
    • B.18%
    • C.21%
    • D.23%
  4. 2010年10月份,该市吃、穿、用、烧四类商品零售额较去年同期的平均增长率为().

    • A.18.3%
    • B.22.3%
    • C.16.5%
    • D.18.6%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是我国存款余额的主要构成部分
    • B.2008年年初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约为3.24万亿元
    • C.2008年中长期贷款余额的增加额相对上一年有所下降
    • D.2003年到2008年间,2008年的存贷比最小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相对于2004年,存款余额的增幅一定大于贷款余额的增幅
    • B.2003年到2008年间,2005年的贷款余额相对前一年变化最大
    • C.2003年到2008年间,我国的存贷比逐年下降
    • D.2007年相比前一年,贷款的增加额大于存款的增加额
  7. 四、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6一120题.

    2010年10月份,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3.5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8.6%,增幅比9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1一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2010年10月份,在黄金周带动下,吃穿用烧各类商品零售额全面上涨,其中,穿类商品销售最好,实现零售额59.3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比9月份提高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7.3%;吃、用、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31.1亿元、321.4亿元、41.7亿元,分别增长18.3%、16.1%、26%.

    2010年1一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去年同期的增幅与2010年1一9月份较去年同期的增幅相比().

    • A.下降了0.2个百分点
    • B.提高了0.2个百分点
    • C.下降了1.9个百分点
    • D.提高了1.9个百分点
  8. 按贷款期限分,2008年底各项贷款增幅最大的是().

    • A.短期贷款
    • B.中长期贷款
    • C.个人消费贷款
    • D.票据融资
  9. 2008年底,我国的存贷比约为().

    • A.67.2%
    • B.66.9%
    • C.66.4%
    • D.21%
  10.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一115题.

    截至200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47.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7万亿元,增长19.3%,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万亿元,增加4.5万亿元,增长25.7%,同比上升19.9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6.4万亿元,增加2.0万亿无,增长13.5%,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2.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万亿元,增长17.9%.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增加1.5万亿元,增长12.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16.4万亿元,增加2.7万亿元,增长20.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万亿元,增加4611亿元,增长14.1%;票据融资余额1.9万亿元,增加6429亿元,增长49.9%.

    200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所占比重为().

    • A.42.4%
    • B.44.4%
    • C.46.4%
    • D.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