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2001年来说,2002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最慢的地区是( )。
商品房供小于需最多的区域是( )。
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占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的( )。
该市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绝对差额约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2004年,某市房地产市场供需高位均衡,并呈现供略大于需的合理态势,商品房竣工面积1956.2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5.3%;销售面积1876.3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1.0%。供需绝对差额79.98万平方米。10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348.0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销售面积266.9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1.6%。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商品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均表现为竣工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其中占全市竣工、销售面积92.4%和95.2%的商品住宅的供需绝对差额为21.92万平方米。
2003年10月,该市商品房的竣工面积约是( )。
从区域分布分析,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主要集中在( )。
与2002年相比,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
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之和为(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
据对全省27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增加491元.增长9.9%。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家庭占41.2%。 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名义收入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最快的一年。2003年名义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是过去七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2)收入增加额的81.5%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非农化倾向进一步强化。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613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7.2%;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人均1307元,增加224元,增长20.7%。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的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收入人均1029元,增加36元,增长3.7%;非经营性收入人均482元,增加55元,增长16.6%。 (3)多数农户收入提高,但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3年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人口的众数由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移动。其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到5.7%,人均纯收入15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3%下降到33.0%,人均纯收入4000~7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由35.1%上升到35.4%,人均纯收入7000~10000元次高收入家庭比重由13.1%上升到15.9%,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重由7.0%上升到10.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低收入家庭。调查中,收入最高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693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704元,贫富“两极”收入之比为6.86:1,比上年的6.16:1明显扩大。
2002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 )的收入家庭的比重最大。
199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比上年增长( )。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