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的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查看材料

  •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
  •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材料

    • A.与2002年相比,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均翻了两番
    • B.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现逆差
    • C.与2002年相比,201 1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不足150%
    • D.2004——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变化趋势相同的有5年
  2. 2003——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IS1总额同比增长最多的是: 查看材料

    • A.2003年
    • B.2007年
    • C.2010年
    • D.2011年
  3. 2011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比2002年增长: 查看材料

    • A.88.9%
    • B.98.8%
    • C.188.9%
    • D.198.8%
  4.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151总额419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19.3%。其中,出口18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18.5%;进口237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0.0%。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2.7%上升至5.2%。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15中的比重从2.5%提高到4.4%.世界排名从2002年的第12位升至2011年的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在世界服务贸易进15中的比重从3.0%提高到8.1%,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第3位。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查看材料

    • A.12.5%
    • B.13.1%
    • C.13.7%
    • D.14.3%
  5. 2002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 查看材料

    • A.30861亿美元
    • B.31249亿美元
    • C.3 1678亿美元
    • D.32086亿美元
  6.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材料

    • A.2003——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量最大的一年是2010年
    • B.201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低于2010年
    • C.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2001年增长约130%
    • D.2006年,人均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1 1年的1/2
  7. 2007—201 1年五年.人均用电量年均增长: 查看材料

    • A.218千瓦时
    • B.262千瓦时
    • C.364千瓦时
    • D.437千瓦时
  8. 201 1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为: 查看材料

    • A.2.5万吨标准煤
    • B.2.8万吨标准煤
    • C.25404万吨标准煤
    • D.27840万吨标准煤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 A.2011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比2010年多400元
    • B.2010年超过七成的农民工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务工
    • C.2011年农民工月均工资越高的地区其同比增速也越高
    • D.2011年农民工月均工资最高的行业约为最低的行业的1.4倍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题。

    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7亿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

    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加3.3亿吨标准煤。自2001年至今,十年时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2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02年的7.3%提高到201 1年的8.0%。

    与2006年相比,2011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2.6吨标准煤,提高了31%;人均天然气消费量89.6立方米,提高了110%;人均用电量3493千瓦时,提高了60%。

    201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能源生产总量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之比)为: 查看材料

    • A.90.3%
    • B.91.4%
    • C.92.5%
    • D.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