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①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 “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②逻辑记忆:指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概念、定理、公式、观点等都是以事物的意义和特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关系为内容,通过思维活动和借助于词语的作用,才能产生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并在脑中留下印象。
③情绪记忆:指以个人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往往保持终生不忘,如对人生有重大意义或体验深刻的事的记忆都属于情绪记忆。
典型例证:
(1)唐代才女张红红,记忆力特强,师从著名音乐家韦青。某乐工自编乐曲奏给韦青听,张在屏风后偷听。乐工奏毕,张即唱了出来,乐工越听越惊奇,赞叹不已
(2)托尔斯泰的小女儿回忆,有一次父亲指着一块地方说,这是他经常和兄弟们玩耍的地方,他希望死后能埋在这里。他只讲过一次,我记住了。他去世后,我就把他埋在了那里
(3)我多么希望夏天的时候,阳光只能从浓密肥大的杨树叶的缝隙中透过来,光束落在地上,一点一点的,像斑点狗的皮肤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是:
假设2004年11月份城市社会消费品总额是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总额的两倍,那么2004年11月份城市社会消费品约为( )亿元。
假设2004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总额为5760亿元,2005年11月份和12月份的销售额的比例和2004年一样,那么2005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的销售额约为( )亿元。
2004年批发零售业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例约为( )。
2005年2、3、4月县及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均相等,且其销售总额是第一季度的95%,那么社会消费品总额1月和2月的比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926亿元,同比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823亿元,增长14.5%;其他行业零售额160亿元,增长0.4%。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5%、17.6%和24.3%。其中:粮油类增长41.6%,肉禽蛋类增长11.6%,服装类增长19.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9%,日用品类增长14.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7%,化妆品类增长19.4%,家具类增长4.2%,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增长15.0%,通讯器材类增长32.0%,汽车类增长2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5.2%。
2004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约为( )亿元。
2001年西北地区学生人数占该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约为( )。
2003级该校男女生的比例约为( )。
该校2005年继续扩招学生,并且在华中、华北地区的整体扩招比例与2004年的扩招比例相同,那么该校2005年招收的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学生约为( )。
就高技术产品而言,15年来,其增长速度如何?( )
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0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
2010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模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务考试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