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回答 66~70 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1】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1:3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的生成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亍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人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汽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爹【2】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Page}

第 66 题 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150 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中,粮食产量是最多的
    • B.2008年与上年相比,烤烟产量的增长率最大
    • C.2007年,苹果产量超过水果总产量的一半
    • D.2008年,非园林水果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不到1/6
  2. 第 149 题 2007年,茶叶产量与烤烟产量之比为(  )。

    • A.1:4.7
    • B.1:4.5
    • C.1:3.9
    • D.1:3
  3. 第 148 题 2008年,下列各农产品分类中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量最大的是(  )。

    • A.粮食产量
    • B.蔬菜产量
    • C.水果总产量
    • D.园林水果产量
  4. 第 147 题 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大类中增长率第三高的是(  )。

    • A.油菜籽产量
    • B.园林水果产量
    • C.蔬菜产量
    • D.棉花产量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6~150 题。

    2008年,陕西省全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4852.1万亩,较上年增长4.4%,总产量稳定增加: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园林水果总产量突破l000万吨大关。

    2008年陕西省粮台产量统计

    类别

    2008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1150.90万吨7.8
    棉花产量10.07万吨12.2
    油料产量49.46万吨26.4
    油菜籽33.35万吨23.7
    烤烟产量7.14万吨28.5
    蔬菜产量1067.12万吨15.0
    水果总产量1246.97万吨10.9
    园林水果1067.67万吨13.6
    苹果745.51万吨6.3
    茶叶产量1.60万吨11.3

    第 146 题 2007年,陕西省全省粮食亩产量为(  )。

    • A.0.24吨
    • B.0.23吨
    • C.0.24万吨
    • D.0.23万吨
  6. 第 145 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2年至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增长速度。
    • B.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多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 C.2001至2008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逐年递增
    • D.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于2007年超过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7. 第 144 题 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低保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8年,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的人员比重超过了40%
    • 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失业人员约为就业人员的两倍
    • C.2008年,有316.7万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总数的13.6%
    • D.1999年至2008年间,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没有实现逐年增长
  8. 第 143 题 2008年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保障水平为(  )。

    • A.140.41元
    • B.146.65元
    • C.1684.94元
    • D.1759.81元
  9. 第 142 题 下列时段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2002年至2003年
    • B.2003年至2004年
    • C.2004年至2005年
    • D.2005年至2006年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1~145 题。

    2008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保障了2330多万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在职人员82.2万人,占总人数的3.5%;灵活就业人员381.7万人,占总人数的16.3%;老年人316.7万人,占总人数的13.6%;登记失业人员564.3万人,占总人数的24.3%;未登记失业人员402.2万人,占总人数的17.2%;在校生358.1万人,占总人数的15.3%;其他未成年人229.6万人,占总人数的9.8%。

    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农村低保正向应保尽保的目标迈进。全年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6%。

    第 141 题 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2001年将近翻了(  )番。

    • A.15
    • B.14
    • C.5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