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6年9月,我国部分省市再次出台惠及低收入群体的分配政策。其中,上海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将由现行的690元提高到750元,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的6元提高到6.5元。广东省内最低工资标准也由上年平均涨幅达17.8%。广东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五类:一 类780元/月,适用于;二类为690元/月,适用于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三类600元;四类500元;五类450元。同时,深圳调高了标准,特区内810元/月,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700元/月。福建省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调整至400到650元之间。其中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标准最高,为650元,比上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50元;福州、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的一些山区县、市最低,为400元,比上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80元。各区市所在地城区非全日制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有所提高,其中最高的厦门思明区、湖里区为6.8元/小时;最低的三明市三元区、梅列区,南平市延平区,龙岩市新罗区,宁德市蕉城区为4.5元/小时。青海省经调整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西宁市、海东地区每人每月为440元;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每人每月为450元;海西州、果洛州、玉树州每人每月为460元。小时最低工资制度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具体标准为:西宁市、海东地区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元;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1元;海西州、果洛州、玉树州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2元。

上海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增长的幅度比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增长的幅度(  )。

  • A.少0.36个百分点
  • B.多0.32个百分点
  • C.多0.86个百分点
  • D.少0.82个百分点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

    • A.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 B.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
    • C.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 D.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

    • A.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 B.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 C.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3.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  )。

    • A.政治职能
    • B.经济社会职能
    • C.文化职能
    • D.军事职能
  4. 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  )。

    •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 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
    • 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5. 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  )。

    • A.实现人员分流
    • B.建立健全法制
    • C.转变政府职能
    • D.机构协调配置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几百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历时十几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二十项,前后盖了好几十个图章,涉及三十多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五百多万元。

    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  )。

    • A.政企不分
    • B.人员分流
    • C.法制欠缺
    • D.配置失衡
  7.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应当作出何种判决?(  )

    • A.维持原行政处罚决定
    • B.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 C.变更原处罚决定
    • D.撤销原行政处罚
  8. 如果田某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应(  )。

    • A.在5日内立案
    • B.在7日内立案
    • C.在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并告知田某可以上诉
    • D.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并告知田某可以上诉
  9. 田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为(  )。

    • A.县公安局
    • B.市公安局
    • C.冯某
    • D.巡逻人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司机田某驾车行至某县某镇时,遇一妇女冯某请求搭车,田某表示同意。当日夜晚,田某驾驶的汽车被该县公安局巡逻人员拦住。因搭车妇女冯某过去曾有过卖淫行为被该县公安局查获,县公安局便认定,田某与冯某晚上同车行进,其行为构成了嫖娼、卖淫,故对田某处以罚款5000元,对冯某处以罚款500元。田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裁决维持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田某仍不服,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法院通知冯某参加诉讼,她将以何种资格参加诉讼?(  )

    • A.原告
    • B.被告
    • C.第三人
    • D.其他诉讼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