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是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地,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的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朝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了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位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无端的领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州、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 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 D.质变可以离开量变来实现
  2.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 B.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创新
    •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3. 要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农民”的意义在于(  )。

    • A.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 B.弥补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 C.履行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 D.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济效益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先后六次升空,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带动和辐射效应。有人把这称之为“神舟经济学”。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经济意义包括(  )。

    • A.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 B.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 C.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 D.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5.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众多科技领域,而且涉及全国许多地区和部门。我国相继发射“神舟”一、二、三、四、五、六号飞船,充分说明(  )。

    • A.市场经济条件下,靠市场机制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B.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物力、人力、财力办大事
    • C.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
    • D.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 人世以来,中国成为接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一事实表明(  )。

    • A.对外经济越发达,贸易摩擦就越多
    • B.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是一帆风顺的
    • C.反倾销是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力量
    • D.建立完善的防御机制是应对反倾销的重要途径
  7. 根据材料一概括倾销的特征(  )。

    • A.低价销售产品
    • B.仅发生在国际贸易中
    • C.倾销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多样性
    • D.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8. 目前在进口方面,我国已初步在(  )三大行业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 A.汽车
    • B.化肥
    • C.钢铁
    • D.粮食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

     材料二:人世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迅速发展。至2004年底,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反倾销法》是由(  )制定的。

    • A.法国
    • B.美国
    • C.加拿大
    • D.英国
  10. 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描述准确的是(  )。

    •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内部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 C.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