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22~25题,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中的古帝王,叫帝喾,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和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管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幽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庸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在占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这里所说的“具有天文背景”的含义是指()。

  • A.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作民间传说的背景
  • B.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 C.阏伯和实沈的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 D.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关系。

    • A.业务指导与被指导
    • B.层级领导与被领导
    • C.隶属
    • D.指挥与被指挥
  2. (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138-140题。

    小区3号楼4层的张某和王某夫妻两人都酷爱养狗,一日从商贩处购买一只松狮,由于松狮性情暴躁,加上对周围环境不熟悉,便狂吠不止。恰巧5楼李某的女儿参加钢琴比赛,练琴时间不规律,声音很大。两家附近的赵某夫妇均有80岁高龄,每日因两家的噪音休息不好,找到张某、王某夫妇协调,夫妻俩称,是因为李某的女儿练琴才引致松狮狂吠,让赵某去找李某协调,后赵某找李某协调,李某坚称女儿练琴并没有影响他人。赵某无奈找人民调解委员会前来调解,调解员孙某对张王两人恶语相向,且李某拒绝调解,调解员孙某声称既然来了必然要有结果,便强行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张、王、李三人不服欲向法院起诉,为了防止事情升级恶化,人民调解委员会予以及时劝阻。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 A.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
    • B.一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
    • C.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
    • D.一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
  3. 本案中,()。

    • A.李某拒绝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就不能继续调解
    • B.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应劝阻张王李三人的起诉
    • C.由于已经制作调解书,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收取并且仅限于工本费
    • D.因涉及多名当事人,应指定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4. 本公文文尾的不规范之处有()。

    • A.主题词之间应用标点符号隔开
    • B.印发机关应该顶格书写
    • C.抄送格式不规范
    • D.印发日期格式不对
  5. 下列关于公文文种的选择错误的是()。

    • A.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应选择的文种是通知
    • B.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应选择的文种为通告
    • C.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应选择的文种是报告
    • D.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应选择的文种是公告
  6. 下列关于通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告既属于党的机关公文又属于行政机关公文
    • B.通告的发布者为一般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临时机构
    • C.通告必须用“特此公告”等作结语
    • D.通告的标题可省略文种
  7. (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133-137题。

                        ××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财政部、国家发展

               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出口农产品减免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通告

       各区县财政局、党委、发展改革委:

       现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出口农产品减免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通知》(财综[2007)54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财政收费政策通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国资委、市农委,市监察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农业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市财政局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印发

    本公文标题存在的问题有()。

    • A.文种错误
    • B.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 C.标题应放在一行,不应分行
    • D.标题断行错误
  8. 本公文中关于主送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主送单位错误,不应主送党委
    • B.标点符号错误,“党委”后应用逗号
    • C.主送单位应顶格
    • D.主送单位错误,不应主送发展改革委
  9. .制定《校车安全条例》的主要目的有()。

    • A.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 B.明确学校监管责任
    • C.为上下学的学生提供便利
    • D.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
  10. 《校车安全条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

    • A.会使得《条例》更加体现民意、集中民智
    • B.是我国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体现
    • C.体现以人为本的办事工作方针
    • D.是我国人民行使批评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