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第 128~130 题。

唐某多年来一直在某市天合区工作、居住,只在周末时回到该市东瀛县黄银镇与妻子团聚。2010年3月4日,东瀛县公安局民警接到举报,说唐某家中藏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出自某古墓葬的珍贵文物。于是,四位民警身穿便服闯进唐某夫妇住宅,唐某夫妇当时正在睡觉。民警在没有出示警官证和检查证明文件的情况下,就揭开他们盖的被子,让唐某起来接受讯问,并强行拿走了唐某家中珍藏的宋朝字画一幅、明代陶瓷一件。双方因此发生冲突。唐某在被限制人身自由中,遭民警殴打致多处软组织挫伤。唐某共花费医药费360元,误工两天。唐某对民警行为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逾期未作复议决定。唐某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确认民警行为违法,并赔偿其损失。

第 128 题 本案中民警的行为侵犯了唐某的 (  )。

  • A.住宅权
  • B.人身自由
  • C.人格尊严
  • D.财产权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39~140 题

     

    第 139 题 杨某接受伍某人民币和美元的行为构成了(  )。

    • A. 玩忽职守罪
    • B.滥用职权罪
    • C.贪污罪
    • D.受贿罪
  2. 第 140 题 杨某使税务执法人员未将伍某移送司法机关的行为构成了(  )。

    • A. 枉法裁判罪
    • B.徇私枉法罪
    • C.玩忽职守罪
    •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3. 第 138 题 假设甲乙订立了耕牛买卖合同,甲交付给乙后不久产下一头小牛,对于该小牛的归属,甲乙发生争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归乙所有,因为该母牛已经交付给乙
    • B.归甲乙共同所有
    • C.归甲所有,因为牛在交付之前已经在母牛体内
    • D.归国家所有
  4. 第 137 题 下列关于天然孳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天然孳息一般归所有权人
    • B.天然孳息的归属当事人之间不可以约定
    • C.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天然孳息归用益物权人所有
    • D.天然孳息是按照原物产生的新物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135~138 题

    村民乙长期无偿借用村民甲的牛耕地,半年后牛在乙家产下一头牛仔,但是甲乙二人对牛仔的归属产生纠纷。

    第 135 题 小牛属于(  )。

    • A.甲
    • B.乙
    • C.甲与乙共同所有
    • D.通过诉讼来解决
  6. 第 136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之间存在用益物权关系
    • B.甲乙之间不存在用益物权关系
    • C.甲乙之间是保管关系
    • D.甲乙之间相当于无偿赠与
  7. 第 134 题 该县党委和政府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

    • A.公共决策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符合公众的利益才有合法性
    • B.动用如此大的公权力帮信用社讨债与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格格不"
    • C.该县这种做法违背依法行政精神,反映了我国公共部门的权力滥用
    • D.以上三点都不对
  8. 第 132 题 该县党委和政府这种做法错在哪里?(  )

    • A.错在动用如此大的公权力去帮信用社讨债,不仅涉嫌浪费公共资源,而且与依法行政精神不合拍
    • B.错在动用公权力去帮信用社讨债时,不注意程序
    • C.错在讨债时对公职人员实行“三停五不”太粗暴
    • D.错在实行“三停五不”与建设和谐社会不合拍
  9. 第 133 题 该县党委和政府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

    • A.公共部门的活动与建设和谐社会要合拍
    • B.公共部门的活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尤其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时,公共部门不能滥用权力
    • C.政府讨债没逾越正常的政策范围,但应注意方式方法
    • D.政府讨债是在履行其维持经济秩序的职责
  10. 第 130 题 如果被告在庭审中提交了事后从东瀛县公安局补开的日期为2010年3月4日的检查证,则该检查证 (  )。

    • A.不能用来证明民警行为的合法性
    • B.可以用来证明民警行为的合法性
    • C.属于传来证据
    • D.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应当作为定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