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我们已经习惯于对于文化遗产进行“糟粕”和“精华”的两分法切割的思维,其实,一旦切割就是对遗产动了现代手脚。过去很多人曾经无知地去切割自认为“糟粕”的部分,把衰老的肌体切割得经断脉碎;现在又有很多人强行把衰老的肌体丰胸植皮、镀金抹彩,打扮成代表历史灵魂的“精华”形象,同样都是摧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 A.现代很多人喜欢把一些毫无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视为珍宝
  • B.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好坏之分,将不利于今人进行价值定位
  • C.人为地给文化遗产赋予其他意义,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 D.历史文化遗产已承受不起现代人的摧残,正走向衰老没落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 A.3438元/平方米
    • B.1578元/平方米
    • C.2439元/平方米
    • D.4420元/平方米
  2. 根据以上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 A.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商品住宅开发占的份额最大
    • B.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但房屋竣工面积增长较慢
    • C.与房屋施工面积相比较,2010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增幅较大
    • D.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单位面积土地购置价格肯定比上年下降了
  3.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约占(  )。

    • A.12.71%
    • B.17.30%
    • C.87.29%
    • D.82.70%
  4. 2010年全国房地产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比上年下降了7.7%,原因可能是(  )。

    • A.本年房地产投资额减少了
    • B.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下降了
    • C.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了
    • D.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5.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8.8%
    • B.与上年相比,2006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2.7%
    • C.1999-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 D.2008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4.25倍
  6. 根据材料回答11~15题:

    2010年全国非商品住宅投资完成额约占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  )。

    • A.41.80%
    • B.29.48%
    • C.58.20%
    • D.70.52%
  7. 1998-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速最快的是(  )。

    • A.重庆市
    • B.成都市
    • C.西安市
    • D.无法计算
  8. “西三角经济圈”地区城市中,1998-2008年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快的有(  )。

    • A.0个
    • B.1个
    • C.2个
    • D.3个
  9. 与2001年相比,2008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  )。

    • A.45.2%
    • B.67.4%
    • C.82.3%
    • D.88.9%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10年一定有一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7.4%
    • B.2009年服务业外商投资新设企业数大于制造业
    • C.2009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非金融领域的比重超过一半
    • D.2009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于西部地区的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