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长期以来,“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头等大事,也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种定位思维偏重城市作为空间的存在和物理形态的延续,却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和价值的体现,忽视了对“人”这个城市主体的观照,最终造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千城一面。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只有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城市竞争力实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 B.城市建设“摊大饼”的模式并不可取
  • C.城市发展要更加重视城市价值的提升
  • D.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因地制宜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 A.3438元/平方米
    • B.1578元/平方米
    • C.2439元/平方米
    • D.4420元/平方米
  2. 根据以上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 A.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商品住宅开发占的份额最大
    • B.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但房屋竣工面积增长较慢
    • C.与房屋施工面积相比较,2010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增幅较大
    • D.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单位面积土地购置价格肯定比上年下降了
  3.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约占(  )。

    • A.12.71%
    • B.17.30%
    • C.87.29%
    • D.82.70%
  4. 2010年全国房地产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比上年下降了7.7%,原因可能是(  )。

    • A.本年房地产投资额减少了
    • B.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下降了
    • C.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减少了
    • D.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
  5.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8.8%
    • B.与上年相比,2006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2.7%
    • C.1999-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 D.2008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4.25倍
  6. 根据材料回答11~15题:

    2010年全国非商品住宅投资完成额约占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  )。

    • A.41.80%
    • B.29.48%
    • C.58.20%
    • D.70.52%
  7. 1998-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速最快的是(  )。

    • A.重庆市
    • B.成都市
    • C.西安市
    • D.无法计算
  8. “西三角经济圈”地区城市中,1998-2008年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快的有(  )。

    • A.0个
    • B.1个
    • C.2个
    • D.3个
  9. 与2001年相比,2008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  )。

    • A.45.2%
    • B.67.4%
    • C.82.3%
    • D.88.9%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10年一定有一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7.4%
    • B.2009年服务业外商投资新设企业数大于制造业
    • C.2009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非金融领域的比重超过一半
    • D.2009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于西部地区的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