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作者为什么不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这些景物作者太熟悉了,没必要写
  • B.因为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 C.因为这些无法映衬和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孤独冷落之情
  • D.因为这些景物不能突出故都秋天景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从上图可以推出的结论为(   )。

    I.电子工业的增长景气曲线与效益景气曲线趋态一致

    Ⅱ.2004年电子工业经济效益呈现近几年最好的态势

    Ⅲ.2003年4月份效益景气指数在近两年来为最高点

    Ⅳ.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最高时,效益景气不一定最好

    • A.I、Ⅲ
    • B.Ⅱ、Ⅲ、Ⅳ
    • C.Ⅲ、Ⅳ
    • D.Ⅱ、Ⅳ
  2. 我国电子工业效益摆脱低迷状况的分界点为(   )。

    • A.2004/11
    • B.2003/03
    • C.2004/04
    • D.2003/12
  3. 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在145点以上的高景气运行的年份为(   )。

    • A.2004/04以后
    • B.2004/11以后
    • C.2003/10以后
    • D.2003/12以后
  4.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2003年2月后,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呈持续走高趋势
    • B.2004年1~6月份,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呈现“高位震荡”的发展趋势
    • C.自2004年1月份起,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呈上升态势
    • D.自2004年4月份后,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持续呈下降趋势
  5. 四、阅读图表,回答问题126~130题。

    电子工业增长景气指数最高的年月份为(   )。

    • A.2003/10
    • B.2004/04
    • C.2004/05
    • D.2004/11
  6. 从1979年到2007年,A省生产总值总量为(   )。

    • A.50543.75亿元
    • B.67146.25亿元
    • C.67407.55亿元
    • D.68512.25亿元。
  7. 在下列关于A省的说法中,不能从图中得出结论的是(   )。

    • A.“十五”时期的GDP总量大约是“九五”时期的1.65倍
    • B.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除了“七五”时期低于10%外,其余时期均高于10%
    • C.如果保持现有的GDP年增长率,可以预测“十一五”时期的生产总值将明显高于“十五”时期
    • D.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年GDP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8. A省“十五”时期的生产总值比“六五”时期增加了(   )。

    • A.33.48倍
    • B.35.48倍
    • C.36.48倍
    • D.37.24倍
  9. 已知A省2007年生产总值为9075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不变,在2008年可实现的生产总值为(   )。

    • A.10113.16亿元
    • B.10397.21亿元
    • C.10436.25亿元
    • D.11078.65亿元
  10.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21~125题。

    从1981年到2005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六五”时期
    • B.“八五”时期
    • C.“九五”时期
    • D.“十五”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