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定义判断:共5题。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心理营销定价策略:是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制定相应的商品价格,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的策略。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营销定价策略的是(   )。

  • A.企业针对的是消费者的求廉心理,在商品定价时有意定一个与整数有一定差额的价格
  • B.针对消费者求名,求方便心理,将商品价格有意定为整数,由于同类型产品,生产者众多,花色品种各异,在许多交易中,消费者往往只能将价格作为判别产品质量、性能的指示器
  • C.许多商品尤其是家庭生活日常用品,在市场上不断调整价格,以给人常新常换的感觉
  • D.金利来领带,一上市就以优质、高价定位,对有质量问题的金利来领带他们决不上市销售,更不会降价处理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建国到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始终呈上升趋势
    • B.从建国到1965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始终呈上升趋势
    • C.62年至66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的每年增长率始终大于农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 D.62年至66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的每年增长率始终大于工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建国到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是1958年
    • B.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农业和工业都呈现出高速迅猛增长的势头
    • C.1976到1987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的增加值低于工业国民收入的增加值
    • D.由于文革的影响,这十年间我国农业和工业国民收入没有增长
  3.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126-130的问题。

    1956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为(   )。

    • A.198亿元   
    • B.201亿元
    • C.410亿元   
    • D.420亿元
  4. 1987年与1976年相比,我国农业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为(   )。

    • A.68%   
    • B.216%
    • C.305%   
    • D.316%
  5. 1961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与工业国民收入的差值为(   )。

    • A.-30亿元   
    • B.0亿元
    • C.40亿元   
    • D.150亿元
  6. 各月份中,平均每起火灾导致的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月份分别为(   )。

    • A.1月份和3月份   
    • B.3月份和11月份
    • C.11月份和1月份   
    • D.12月份和12月份
  7. 下列针对减少火灾而采取的措施最切实有效的为(   )。

    • A.在高层建筑安装避雷针
    • B.对工厂的操作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相关培训
    • C.对易燃物品采取防火措施,如翻动、撒水等
    • D.对居民及相关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生活用火、生产技术、电气等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宣传和培训
  8. 2005年12月份,平均每起火灾伤亡人数约为11月份的(   )。

    • A.1倍   
    • B.2倍   
    • C.3倍   
    • D.4倍
  9. 根据下表,完成下面121-125的问题。

    根据以上两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2月份是全年中因火灾伤亡人员最多的月份
    • B.火灾损失额与人员伤亡数呈正比关系
    • C.电气、生活用火不慎导致的火灾数约占全年火灾数的一半
    • D.吸烟导致的火灾数约为电气原因导致火灾数的三分之一
  10. 下面哪两个月因火灾损失额差值最大?(   )

    • A.1月与5月   
    • B.12月与8月
    • C.4月与9月   
    • D.3月与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