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第 15 题 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好,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恩格斯1872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A.住有所居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基础
  • B.住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 C.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 D.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120 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①2009年商品房销售火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消化上一年的存量

    ②2009年商品房总供应面积为114702万平方米

    ③2008年住宅总供应面积为70768万平方米

    ④2005-2009年住宅待售面积年均增长732.5万平方米

  2. 第 119 题 由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3. 第 118 题 2008年住宅竣工面积占商品房总竣工面积的比重为(  )。

  4.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6~120 题。

    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竣工 销售和待售情况

    2005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情况

    第 116 题 2009年销售商品房住宅平均每套面积为(  )。

  5. 第 117 题 2009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较2008年下降(  )。

  6. 第 114 题 2004~2007年,甲国的年碳排放量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是:

  7. 第 115 题 根据以上资料,能够推出的是:

  8. 第 113 题 2003~2007年,甲困平均每年比乙国少排放的碳总量为:

  9.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2003-2007年甲国和乙国的年碳排放量(亿吨)

    第 111 题 2003~2007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为:

  10. 第 112 题 2007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比2006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约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