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中国传统总有一个倾向,认为戏谑是件不好的事情,传统是严肃的,经典圣贤是要被膜拜的,一旦要被拿来嘻嘻哈哈地开个玩笑,那就是离经叛道罪不容赦。这种心态的源头,隐含着一个古代与现代指责者的担心,他们担心这样娱乐下去,传统会被践踏,从此国将不国。其实这个担心大可不必。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文明是因为被亵渎、被开玩笑才灭亡的。恰好相反,一个拥有活力的文明,应该容许对经典进行解构、消解或者恶搞,这些行为代表了一种昂扬的创造力,赋予一个文明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经典圣贤确实应该被尊重,但适度的戏谑并无损其严肃性
  • B.对待传统的严肃态度应该被摒弃,现代人应该多些娱乐精神
  • C.被亵渎和开玩笑不会导致一个文明的灭亡,反而是有活力的表现
  • D.一个拥有活力的文明,应该容许对经典进行解构、消解或者恶搞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李玉向刘文借了2000元钱,约定2012年1月1日还款,因李玉届期未还,刘文于2013年2月3日向李玉写了一封信催促还款,李玉于2013年2月10日收到这封信,该项债务的诉讼时效自何时中止或中断?

    • A.从2013年2月3日中断
    • B.从2013年2月3日中止
    • C.从2013年2月10日中断
    • D.从2013年2月10日中止
  2. 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3.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如果公民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其失踪的法定期间应自( )起计算。

    • A.失踪人最后离开住所之日
    • B.失踪人最后离开居所之日
    • C.战争结束之日
    • D.公民音讯消失之日
  4. 水灾多发生在夏季雨多的时候,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下列水灾自救逃生方法中,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发生水灾要第一时间游泳逃生,不能等待救援
    • B.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等转移
    • C.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 D.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业规模日益扩大。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的旅游业资源非常丰富
    • B.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 C.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D.我国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
    • B.冬天,司机发现在前挡风玻璃窗上有白色的哈气出现,应打开空调制冷
    • C.可以使用旋转的方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 D.送汽油的汽车,车后拖一条铁链,是为了释放静电
  7.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召制,主要是选拔孝廉
    • B.魏晋时期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 C.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唐太宗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 D.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既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又稳固了政权的统一
  8.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 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 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 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9.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10. 在南宋后期,水转大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

    • A.能量守恒定律
    • B.杠杆原理
    • C.万有引力定律
    • D.惯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