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 A.文物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 B.不同文物价值观的优缺点
  • C.文物价值观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 D.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  )。

    • A.慢10.48个百分点
    • B.慢5.06个百分点
    • C.快5.06个百分点
    • D.快10.48个百分点
  2. 2003~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差距(  )。

    • A.最小为0.9%
    • B.基本呈现出逐步扩大趋势
    • C.最大为2.5%
    • D.平均为2.1%
  3.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1)2005~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08年

    (2)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

    (3)2005~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逐年下降

    (4)2004~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4.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5题。

    2004~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40亿元、4216亿元、5123亿元、6412亿元、

    7600亿元,逐年大幅度攀升,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以上,比同期GDP增值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且还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增长速度。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7.0%

    和43.7%。居民文化消费增长势头喜人。2003—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分别为3107.4亿元、3769.7亿元、4061。4亿元、4500.1亿元、4912.1亿元、5982.6亿元。2009年为7000亿元左右,但正常的文化消费应该在4万亿元,缺121达3万多亿元,增长空间极大,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文化市场有待深入开发。

    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额、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分别是(  )。

    • A.2005、2005
    • B.2005、2007
    • C.2007、2005
    • D.2007、2008
  5. 在2005~2008年的各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多高(  )。

    • A.7个百分点
    • B.4个百分点
    • C.2个百分点
    • D.1个百分点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2~2010年贸易顺差逐年增加
    • B.2002~2010年出口与进口增速变化趋势一致
    • C.与2001年相比,2002年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
    • D.2006~2010年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与2002~2006年相比下降了
  7. 假如2011年进、出口额增速与2010年相同,2011年贸易顺差为(  )。

    • A.1357.95亿美元
    • B.1820.84亿美元
    • C.2643.40亿美元
    • D.2981.26亿美元
  8. 2010年进出口总额增速比2009年高(  )。

    • A.20.8个百分点
    • B.21.4个百分点
    • C.31.5个百分点
    • D.48.6个百分点
  9. 出口增速最大年份的进出口总额约是进口增速最大年份的多少倍?(  )

    • A.1.4
    • B.1.9
    • C.2.6
    • D.4.8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01年全国出口总额约为(  )万美元。

    • A.2660.10
    • B.3577.46
    • C.26600980.39
    • D.35774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