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63.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西游记》中孙悟空施展的“瞌睡虫”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确实存在。不过,它既不是什么虫子也不是什么微生物,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天然物质。它就隐藏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名为“睡素因子”。睡素因子是一种肽,结构甚为奇特,包含有4~5种氨基酸,末端还附有一种被称为胞壁酸的糖。不同于其他人体物质的结构。实验表明,只需要将l微克的睡素因子注射到家鼠、兔、猫的脑中,便能使它们毫不费力地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延续时间可达2~5个小时。科学家经过极其复杂的工序,终于从几吨人尿中提取出了只有两三粒砂糖大小的睡素因子,共重30微克。这一发现无疑是当今医学领域的一大成就。目前,科学家正争取人工合成睡素因子,为世界上的失眠患者解除失眠的痛苦。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 A.科学家发现并提取了睡素因子,正争取人工合成它
  • B.“瞌睡虫”就是睡素因子
  • C.1微克睡素因子能使动物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D.睡素因子是一种结构奇特的肽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120.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 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 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 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2. 119.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

    • A.公司制
    • B.股份合作制
    • C.业主制
    • D.合伙制
  3. 117.因为变质而卖不出去的商品有没有价值,下列看法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

    • A.有价值,因为这些商品同样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
    • B.没有价值,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 C.有价值,只不过这些商品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 D.没有价值,但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4. 11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 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5. 115.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 A.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6. 116.货币的本质是( )。

    • A.商品交换的媒介
    • B.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 C.一般等价物
    • D.社会财富的代表
  7. 114.市场调节是指( )。

    • A.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调节
    • B.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
    • C.把市场作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 D.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8. 11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

    •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 C.中央与地方分权
    • D.政企职能分开
  9. 113.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 )。

    • A.保护型经济
    • B. 竞争型经济
    • C. 垄断型经济
    • D. 封闭型经济
  10. ll0.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一论断( )。

    • A.认为理论与实践应该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认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 C.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 D.在认识论中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