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10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上涨4.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5%,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项目价格下降l.1%。

从八大类别看,10月份,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2.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9.9%,油脂价格上涨l6.9% ,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l0.3%,鲜蛋价格上涨6%,水产品价格上涨2.4%,鲜菜价格下降l.1%。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3%。其中,烟草价格上涨2.4%,酒类价格上涨l4.1%。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1.6%,鞋袜帽价格下降3.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4.7%,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5.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l.7%。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个人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交通价格上涨3.5%,通信价格下降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3%,旅游价格下降5.6%。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0.9% 。其中, 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l0.8% , 租房价格上涨0.4%,水、电、燃料价格上涨0.7%。

1至10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5.8%。

9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上涨幅度超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有( )个。

  • A.O
  • B.1
  • C.2
  • D.3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120.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

    •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 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 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 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2. 119.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

    • A.公司制
    • B.股份合作制
    • C.业主制
    • D.合伙制
  3. 117.因为变质而卖不出去的商品有没有价值,下列看法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

    • A.有价值,因为这些商品同样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
    • B.没有价值,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 C.有价值,只不过这些商品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 D.没有价值,但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4. 11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 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5. 115.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 A.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6. 116.货币的本质是( )。

    • A.商品交换的媒介
    • B.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 C.一般等价物
    • D.社会财富的代表
  7. 114.市场调节是指( )。

    • A.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调节
    • B.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
    • C.把市场作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 D.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8. 11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

    •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 C.中央与地方分权
    • D.政企职能分开
  9. 113.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 )。

    • A.保护型经济
    • B. 竞争型经济
    • C. 垄断型经济
    • D. 封闭型经济
  10. ll0.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一论断( )。

    • A.认为理论与实践应该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认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 C.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 D.在认识论中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