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第67题: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过度供给,过度的供给使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人降到了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仅高18%的水平。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比只持有高中文凭的工人高43%尽管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没有下降。下面哪项,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正确的,最好地调节了上述明显的分歧:(  )。

  • A.经济放慢了,从而使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了
  • B.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了
  • C.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更多的高中为它们提供了职业指导计划
  • D.2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仅有高中文凭的求职者的过度供给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119题:2007年5~11月份北京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月平均增长速度与同期楼市新盘价格月平均增长速度相比,大小关系如何?(  )

    • A.后者较大
    • B.恰好相等
    • C.前者较大
    • D.不能比较
  2. 第118题:2007年5~11月份,楼市新盘价格最大差额为(  )。

    • A.4592元/平方米
    • B.4950元/平方米
    • C.3481元/平方米
    • D.4185元/平方米
  3.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116~120 题。

    第116题:2007年3~11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最大差幅为(  )。

    • A.4%
    • B.5%
    • C.6%
    • D.7%
  4. 第117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升高,新楼盘价格也随之升高
    • B.楼市新盘价格升高,则相应销量会降低
    • C.楼市新盘价格是制约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重要因素
    • D.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并不完全与楼市新盘价格走势一致
  5. 第115题:若2004年我国总人口为13.6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  )

    • A.2.8%
    • B.5.3%
    • C.5.6%
    • D.5.8%
  6. 第114题:根据图表,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4年,我国中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 B.总体来说,2000-2004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约有9.3亿人
    • D.2004年,我国东部农村人口多于1.4亿人
  7. 第113题:根据图表,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4年我国西部的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一半
    • B.2000-2004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逐年减少
    • C.2000-2004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规模逐年减少
    • D.2000-2004年,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标准逐年提高
  8. 第112题:2004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比上一年减少(  )人。

    • A.230万,640万
    • B.290万,640万
    • C.290万,540万
    • D.230万,540万
  9. 根据材料,回答 111~115 题:

    第111题:2004年我国东部农村约有绝对贫困人口(  )万人。

    • A.373.2
    • B.385.2
    • C.392.6
    • D.400.6
  10. 第110题:某人工作辛劳而又喜欢业余上网,他个人用户中有396元,请问他最可能选择上述三家中哪一个?( )

    • A.163   
    • B.263
    • C.2911   
    • D.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