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如果上面定义为真,则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责任分散效应的是( )。

  • A.事业单位的某些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就三件事:喝茶、抽烟、看报纸。上面下达任务以后,各个部门互相推脱,变成了“踢足球”的游戏
  • B.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丢,丝毫不觉羞愧
  • C.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
  • D.一些政府部门在投资决策环节上出现了决策失误,但是造成的责任后果却无人分担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7—2010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大于1000亿元的年份有( )。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2.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7—2010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只有2010年超过l万亿元
    • B.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差超过1万亿元
    • C.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差不足1万亿元
    • D.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不足1万亿元
  3. 2010年,浙江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007年的(  )。

    • A.1.1倍
    • B.1.2倍
    • C.1.3倍
    • D.1.4倍
  4. 2008年,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约比第一产业多(  )。

    • A.7675亿元
    • B.7705亿元
    • C.7745亿元
    • D.7765亿元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为(  )。

    • A.1361亿元
    • B.1425亿元
    • C.1476亿元
    • D.1493亿元
  6.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

    • A.10%
    • B.15%
    • C.20%
    • D.25%
  7.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 )。

    • A.375元
    • B.446元
    • C.528元
    • D.602元
  8.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

    • A.37.1%
    • B.43.6%
    • C.47.2%
    • D.50.4%
  9. 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  )

    • A.280
    • B.320
    • C.360
    • D.400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l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

    • A.58.2%
    • B.63.7%
    • C.74.5%
    • D.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