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西方有识之士开始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提出生态伦理观念,并积极倡导和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

生态理论以珍爱、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理论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出与构建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是【甲】、【乙】和【丙】传统道德教育之后的崭新教育范式。传统德育是一种以“知识性”为主导理念的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是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而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
  •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C.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 D.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7年—2011年科研设备购置资金增长率最高是在(  )。

    • A.2007年    
    • B.2008年
    • C.2009年    
    • D.2010年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10年基本建设投资额占交通科研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为80.2%
    • B.基本建设投资和科研设备投资在2007年—2011年这5年间增长趋势保持一致
    • C.2006年—2011年科研设备投资总额占交通科研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30%
    • D.2005年交通科研建设投资总额为9873万元
  3. “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交通科研建设投资额约为(  )。

    • A.15.0亿元    
    • B.15.9亿元
    • C.19.0亿元    
    • D.74.9亿元
  4. 2007年—2011年交通科研建设投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

    • A.9%    
    • B.11%    
    • C.13%    
    • D.16%
  5. 下列关于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012年,l0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208亿元
    • 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同比增速差距最大的是2011年11和12月
    • C.2012年11月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占商品零售额不到一半
    • D.2012年1—11月,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过万亿元的有三个
  6.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纳入统计的交通运输科技机构共完成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资20.2亿元,比上年增长l9.3%。其中,基本建设资金达l5.0亿元,占投资总规模的74.5%,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科研经费中科研设备投资完成5.1亿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占投资总规模的25.5%。

     

    2011年纳入统计的交通运输科技机构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约(  )。

    • A.19.3%    
    • B.29.2%
    • C.-2.4%    
    • D.8.7%
  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1年1—11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

    • A.少73%    
    • B.多73%
    • C.少119811亿元   
    • D.多119811亿元
  8. 按消费形态分,2011年1~11月份,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月平均收入为(    )亿元。

    • A.499   
    • B.564   
    • C.582 
    • D.674
  9.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同比增速达到或超过l4%的月份至少有(  )个。

    • A.8    
    • B.7   
    • C.6 
    • D.5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6—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量逐年递增
    • B.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同比增长率大于4%
    • C.2010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大于l3000元
    • D.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l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