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何以分中、西?

待到l9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与日本。作为保守主义者,张之洞敏锐地感受到西方学术的压力,作为一种反拨,他撰写《劝学篇》,告诫士人和政府,应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梁启超后来将其改写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广为流传。

不过,推测起来,“旧学”、“中学”与“国学”,还是大为不同的。______。“国学”一词凸显了“国族”(nation)意识。应当说,“国学”概念的出现,晚于中学、旧学,它是在国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具有十分清醒的文化国族意识之后才出现的。

这种意识的自觉当在现代学术体制建立之后。清末废科举,大学、研究所、学会之类的现代学术体制兴起。它们带来了现代学术,这种现代学术最初必然完全搬自西方。有识之士很快就意识到,自然科学因其客观性、物质性而与国族、传统无关,人文社会领域的学问却不可能与国族脱节,因为这些学问皆关乎生活于具体文化、传统、社会中的人。于是,在这个知识领域,“国”与“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

梁启超阐述学术独立之义,特别揭示一点:“凡一独立国家,其学问皆有独立之可能与必要。”陈寅恪曾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此处所谓“国学”,是指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所需之学。套用林肯的名言,此国学是发生于中国、由中国人所为、为中国富强繁荣之学。他们把国学视为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现代中国本来就具有现代性,“国学”自然不能是自我封闭之学。现代中国的学人置身开放的知识世界中,吸收外来之学,不忘中国原有知识传统,面对中国问题,构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学问系统。

根据上述文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学”与“西学”是相对的。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西学”才相应地有了“国学”之称的
  • B.晚清之前,中国是没有“西学”一词的,其原因在于,中国士大夫自以为天下之学尽在中国,别处怎么可能有“学”呢
  • C.“国学”概念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对“国族”文化意识的重视
  • D.梁启超、陈寅恪都曾对“国学”作过精辟的议论,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国学”应该兼容并包无所不含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 A.2006--2010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增长量均不相同
    • B.2010年,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比绿色产品基地面积多将近90%
    • C.2010年,山东省主要牧产品产量均较去年有所提高
    • D.2010年,山东省渔业增加值增长量不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量的2倍
  2. 与2009年相比,2010年山东省农牧产品中增长量最大的产品与增长量最小的产品的增长量相差约(  )万吨。

    • A.110    
    • B.7    
    • C.95    
    • D.27
  3. 与2008年相比,2010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增长率约(  )。

    • A.上升了0.1个百分点    
    • B.下降了0.3个百分点
    • C.上升了2.1个百分点    
    • D.下降了2.3个百分点
  4. 若某人用2010年l2月31 E1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出,2010年山东省农产品出l3额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那么l2月31 E1这一天,l美元约对多少元人民币?(  )

    • A.6.4  
    • B.6.6    
    • C.6.8 
    • D.无法计算
  5. 根据材料,下述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2012年5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中,通讯器材的同比增长率最高
    • B.2012年5月中西药品的同比增长率高于2012年1一4月的同比增长率
    • C.2011年1—5月的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接近500亿元
    • D.按经营地分,2011年5月城镇与乡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约为4:1
  6.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2010年山东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l3.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例为9.1 :54.3:36.6。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农业增加值2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林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9.9%;牧业增加值727.0亿元,增长4.2%;渔业增加值521.4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l32.5亿元,增长9.9%。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定增加。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达到4335.7万吨。新建瓜、菜、果、茶标准化基地60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l555万亩和817万亩。农产品出口突破百亿美元,达到l27.1亿美元,增长30.1%。

     

     

    2009年,山东省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是(  )。

    • A.55%    
    • B.60%    
    • C.65%    
    • D.70%
  7. 2012年1—5月限额以下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率约为(  )。

    • A.18.1% 
    • B.14.0% 
    • C.11.6% 
    • D.10.7%
  8. 下列商品零售企业(单位)类型中,2012年5月同比增长量最多的是(  )。

    • A.金银珠宝 
    • B.家具
    • C.文化办公用品 
    • D.化妆品
  9. 2012年5月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了(  )亿元。

    • A.1504.2 
    • B.1589.7
    • C.1622.4 
    • D.1751.5
  10.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2012年1~11月,中部和西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之和超过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
    • B.2012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增速快于2012年1—8月
    • C.2012年1~11月,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不及全国的1/4
    • D.2011年1~11月,第二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多于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