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根据材料回答1~5题:

2009年以来,山东省工业生产增速呈波动回升态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O%,比年初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1—8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2188.4亿元,增长12.6%,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量回升面继续扩大,增势稳步升高。8月份,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有9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重点调度产品的79.0%,占比较7月份提高l4.0个百分点;增速较7月份提高的有77种,占重点调度产品的64.2%。

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2.1亿元,增长23.O%,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l0557.4亿元,增长22.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依次增长l9.2%和l6.2%;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增长33.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l.0个百分点;上年同期的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之比为3.9:56.3:39.8。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l507.0亿元,增长22.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7.8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3424.1万平方米,增幅由上半年、l~7月的ll.0%、l9.5%提升至24.9%。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市场逐步走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由2月份的14.4%增至8月份的18.8%,提高4.4个百分点。1~8月累计实现零售额7808.4亿元,增长18.1%,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县以上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5075.0亿元,增长18.5%;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733.4亿元,增长17.4%。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上涨0.3%,为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环比上涨。与上年同月比,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比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1—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继续延续上月累计同比价格首次出现的降势,降幅比前7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降幅低1.0个百分点。8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8%。与上年同月比,两类价格依次下降7.6%和8.8%,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自上年l2月由升转降以来,降幅首次出现缩减,比7月份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L~8月,两类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下降5.6%和7.1%,较全国平均降幅依次低3.8个百分点和高0.7个百分点。

2009年7月份,在国家重点调度产品中,山东省工业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  )种。

A.65

B.78

C.93

D.95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出的是(  )。

    A.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肯定居世界第一位

    B.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13总额在世界的位次比1978年至少上升了27位

    C.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至少在8个大类中名列第三

    D.中国是世界上粮食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2. 2009年美国和中国制造业产出之和共占世界的(  )。

    A.38.5%

    B.19.9%

    C.17.3%

    D.35.9%

  3. 2010年我国油料产量约比1978年增加了(  )。

    A.2597万吨

    B.2645万吨

    C.2717万吨

    D.2809万吨

  4. 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大约为(  )。

    A.11310万吨

    B.30475万吨

    C.43330万吨

    D.68904万吨

  5. 根据资料可推出,“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B.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C.就业人员总量不断下降,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D.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就业结构趋于恶化

  6. 根据材料回答11~15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层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l978年增长79.3%。棉花产量597万吨,增长1.8倍。油料产量3239万吨,增长5.2倍。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l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8.6%,比美国稍低1.3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l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二十九位。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1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  )。

    A.1000多美元

    B.2000多美元

    C.3000多美元

    D.4000多美元

  7. 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  )。

    A.公司类经济组织就业人员超过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

    B.城镇就业人员高于农村就业人员

    C.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约为3553万人

    D.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大幅增加

  8.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9. 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比重比2005年下降(  )。

    A.3.9个百分点

    B.4.5个百分点

    C.5.3个百分点

    D.6.2个百分点

  10. 根据材料回答6~10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6.O%上升到2009年的39.9%。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l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

    2009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约为(  )。

    A.75825万人

    B.77995万人

    C.79789万人

    D.7508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