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第 39 题 在解构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在功利取向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下,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迷信于理性计算,从而使得信仰与道德日渐荒漠化。信仰的缺乏必然造成人无法对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进行完整解读,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从而信仰被理性“杀死”。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 A.理性和信仰的相互对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
  • B.在现代社会,理性需要向道德妥协,人需要有信仰
  • C.迷信理性,会导致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 D.在现代社会,道德和信仰的形成非常困难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120 题 主要原材料消费中,2007年哪种原材料消耗增加最少?(  )

    • A.钢材
    • B.精炼铜
    • C.乙烯
    • D.水泥
  2. 第 119 题 今年新增查明的煤炭,按照2007年的消耗量,能增加煤炭使用时间多少年?(  )

    • A.15.7
    • B.100
    • C.157
    • D.200
  3. 第 118 题 下列关于用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2006年全年总用水量为5670亿立方米
    • B.工业用水增长最快
    • C.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用水量均有所减少
    • D.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了
  4.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16~120 题:

    第 116 题 2007年净减少耕地多少公顷?(  )

    • A.1.01万
    • B.1.03万
    • C.1.04万
    • D.2.03万
  5. 第 115 题 分析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变化,预测我国人口形势变化为(  )。

    • A.人口老龄化
    • B.人口增长过快
    • C.人口死亡率降低
    • D.城市化速度加快
  6. 第 117 题 2007年人口增长率为(  )。

    • A.0.52%
    • B.0.54%
    • C.0.58%
    • D.0.62%
  7. 第 114 题 预测我国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率可控制在什么水平内?(  )

    • A.8‰
    • B.10‰
    • C.12‰
    • D.15‰
  8. 第 113 题 分析数据,请指出我国城镇人口哪一年超过乡村人口的一半?(  )

    • A.20世纪末
    • B.20世纪初
    • C.20世纪中期
    • D.21世纪初
  9.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预测我国人口总数到哪一年,将接近24亿人?(  )

    • A.2001
    • B.2030
    • C.3010
    • D.无法确定
  10. 第 112 题 1985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例为(  )。

    • A.1:4
    • B.1:3
    • C.3:1
    •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