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地区1~6月累计减排11.8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1%。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的频率却上升了7.1%。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该地区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是从周围地区飘移过来的
  • B.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控制,但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 C.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D.尽管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减少了,但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变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如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减弱是失业现象的基础性因素,那么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总量上的矛盾则成为失业直接的表现形式。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这种矛盾扩大的原因? (  )

    • A.每年新增应届毕业生增加
    • B.留学归国创业的人员增多
    • C.外地来京务工人员迅速增多
    • D.就业人员的素质越来越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 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增加(  )。

    • A.7.2个百分点
    • B.8.9个百分点
    • C.9.6个百分点
    • D.14.5个百分点
  3. 下列(  )因素不是造成北京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原因。

    • A.劳动力资源增长快于从业人员的增长
    • B.劳动力供给明显大于对劳动力的需求
    • C.外来流动人口的迅速涌入
    • D.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近年来北京劳动力资源加速增长
    • B.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从业人员增长的速度
    • C.劳动力资源与从业人员的数量差距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
    • D.劳动力供给明显大于对劳动力的需求
  5.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2-2000年,北京劳动力资源增长了(  )。

    • A.45.2%
    • B.47.2%
    • C.51.3%
    • D.58.3%
  6. 1985-1998年期间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最大的年份是:

    • A.1993年
    • B.1994年
    • C.1996年
    • D.1997年
  7.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额最大的年份是:

    • A.1992年
    • B.1994年
    • C.1996年
    • D.1998年
  8.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税收收入/GDP)三者比上年同方向增减的年份共计为

    • A.1年
    • B.3年
    • C.5年
    • D.6年
  9. 1985-1998年期间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收入/GDP)比上年减少的年份共计有:

    • A.5年
    • B.7年
    • C.8年
    • D.10年
  10.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计为:

    • A.451059.8亿元
    • B.489870.3亿元
    • C.491394.2亿元
    • D.6621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