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孙子兵法》日:“兵贵胜,不贵久。”意思是说用兵的战术贵能取胜,贵在速战速决。然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主张的却是持久战,中国军队靠持久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见,《论持久战》与《孙子兵法》在“兵不贵久”的观点上是不一致的。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

  • A.在二战期间,德国军队靠闪电战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打进苏联后被拖人持久战,结果希特勒重蹈拿破仑的覆辙。
  • B.日本侵略者客场作战贵在速决,毛泽东的持久战是针对敌方速决战的反制之计,他讲的是战略持久,不是战术持久。
  • C.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反恐战争,从局部或短期上看是速决战,从整体或长远上看是持久战。
  • D.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与《孙子兵法》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观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东三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为(  )元。

    • A.55633
    • B.53703
    • C.63453
    • D.71245
  2. 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直辖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和的(  )%。

    • A.22.9
    • B.20.7
    • C.19.7
    • D.17.3
  3. 2005年第二产业总值最高的是最低的(  )。

    • A.7.8倍
    • B.5.5倍
    • C.5.6倍
    • D.无法计算
  4. 浙江省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

    • A.54.1%
    • B.54.6%
    • C.46.1%
    • D.48.9%
  5.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农村用电发电情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 B.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用电量增长了195.44亿千瓦时
    • C.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发电量越来越能够满足用电量的需求
    • D.2000~2005年间,我国农村用电量增速逐年减慢
  6.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比最低的多了(  )亿元。

    • A.11340.6
    • B.11000.4
    • C.11999.6
    • D.12250.94
  7. 根据上图,下列关于我国农村用电发电情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与2004年相比,2005年农村用电量提高了11.26%
    • B.我国农村发电量增长速度最慢的年份是2003年
    • C.与2001年相比,2002年装机容量下降了10.4%
    • D.2005年农村发电量占农村用电量的比重是79.6%
  8. 与2000年相比,2005年农村装机容量提高了多少?(  )

    • A.401万千瓦时
    • B.36.5%
    • C.57.4%
    • D.1.4倍
  9. 在2000-2005年间,下列统计指标增速最快的是(  )。

    • A.装机容量
    • B.发电量
    • C.用电量
    • D.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重
  10. 下列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 A.上海
    • B.江苏8市平均水平
    • C.浙江7市平均水平
    • D.长三角16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