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1年1至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5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2974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15497亿美元,增长22%;进口14256.8亿美元。增长26.9%。贸易顺差1240.2亿美元,收窄15.4%。

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979.5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出口1574.9亿美元,增长15.9%;进口1404.6亿美元,增长28.7%。当月贸易顺差170.3亿美元,收窄36.5%。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699.6亿美元,增长31.6%。其中出口7482.8亿美元,增长29.2%;进口8216.8亿美元,增长33.9%。一般贸易项下出现逆差734亿美元,扩大1.1倍。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0719.5亿美元,增长14.2%。其中出口6846.1亿美元,增长14.6%;进口3873.4亿美元,增长13.5%。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为2972.7亿美元,扩大16.1%。前10个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7473.7亿美元,增长19.1%。同期,江苏省、上海市和北京市进出口值分别为4441.4亿、3608.5亿和3174.8亿美元,分别增长17.5%、20.7%和30.4%。

此外,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进出口值分别为2548亿、1934.1亿和1151.1亿美元,分别增长23.6%、26.4%和31.6%。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1.8%。从出口方面来看,前10个月,广东省出口4340亿美元,增长20.5%。同期,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出口2574.4亿、1785.9亿和1731.1亿美元,分别增长17.4%、21.1%和17.6%。此外,山东省、福建省和北京市分别出口1040.6亿、744.7亿和481.2亿美元,分别增长23.5%、29.2%和6.1%。

2010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  )亿美元。

  • A.21027.8
  • B.23937.1
  • C.26810.3
  • D.29740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

    • A.10%
    • B.15%
    • C.20%
    • D.25%
  2.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值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约为(  )。

    • A.37.1%
    • B.43.6%
    • C.47.2%
    • D.50.4%
  3.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  )。

    • A.375元
    • B.446元
    • C.528元
    • D.602元
  4. 材料中“X”的值与以下哪项最为接近?

    • A.280
    • B.320
    • C.360 
    • D.400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6~20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l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ll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ll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

    • A.58.2%
    • B.63.7%
    • C.74.5%
    • D.81.8%
  6. 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差距最大的生活领域及其得分差距分别是(  )。

    • A.家装费用、0.36分
    • B.家装安全、0.38分
    • C.药品、0.09分
    • D.餐饮卫生、0.37分
  7. 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种生活领域安全感得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城乡居民的药品安全感平均得分为2.38分
    • B.城乡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大多低于3.0分
    • C.除药品外,农村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城市、县镇居民
    • D.总体上说,县镇居民的安全感得分与农村较接近,与城市差别较大
  8. 2007年我国县镇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平均得分是(  )。

    • A.2.42分
    • B.2.51分
    • C.2.61分
    • D.2.70分
  9.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5题。

    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安全感最高,1分表示安全感最低。

    2007年我国城市、县镇、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最接近的生活领域是(  )。

    • A.食品
    • B.药品
    • C.家装费用
    • D.儿童玩具
  10.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餐饮卫生安全感得分比城市居民高(  )。

    • A.15.3%
    • B.12.1%
    • C.10.2%
    • D.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