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第 78 题 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如果不使其他某个(或某些)人境况变坏,他的情况就不可能变好。如果一种变革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没有其他人境况因此变坏,则称这一变革为帕累托变革。

以下各项,不能由上文推出的是(  )。

  • A.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他的情况可能变好,就会有其他人的境况变坏。这样的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 B.如果某个帕累托变革可行,则说明社会并非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 C.如果没有任何帕累托变革的余地,则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 D.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使其他人境况变坏,他的情况就可能变好。这样的社会,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120 题 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1998—2008年,重庆市进出121总值年均增速超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 B.1998—2008年,重庆市进出121总值增长量最小的一年是2001年
    • C.2008年.重庆市进口总值比上年增长28.0%
    • D.1996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28亿美元
  2. 第 118 题 1998—2008年,重庆市进出口总值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率变化趋势一致的年份有(  )。

    •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3. 第 117 题 1998—2008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平均每年增加(  )。

    • A.1.96亿美元
    • B.2.13亿美元
    • C.2.54亿美元
    • D.2.75亿美元
  4. 第 119 题 1997—2008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和进出121总值之比最大为(  )。

    • A.0.48:1
    • B.0.42:1
    • C.0.35:1
    • D.0.28:1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6~120 题。

    第 116 题 2008年重庆市进出口总值比1997年增长了(  )。

    • A.343%
    • B.421%
    • C.4.67倍.
    • D.4.75倍
  6. 第 115 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不相符的是(  )。

    • A.2004-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率约为0.75%
    • B.2008年和2004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3734万人
    • C.第一产业依然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
    • D.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产业构成百分比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7. 第 114 题 2004--2008年全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产业构成中,比重变化最大的是(  )。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无法确定
  8. 第 113 题 2008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比2007年末(  )。

    • A.减少了2个百分点
    • B.减少了1个百分点
    • C.增加了1个百分点
    • D.增加了4个百分点
  9.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图1 2004-2008年全国就业和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图2 2004-2008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情况(%)

    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065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9.6%;第二产业21109万人,占27.2%;第三产业25717万人,占33.2%。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6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9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8万人。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

    第 111 题 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第二产业多多少万人?(  )

    • A.4837
    • B.9545
    • C.4608
    • D.4937
  10. 第 112 题 2008年和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下降了(  )。

    • A.8%
    • B.13%
    • C.15%
    • D.无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