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特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占了主导地位。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的这种流向,给我国吸引外资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在当代国际资本流向大方向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产品结构上,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不会成为我国的优势,也不会增强这类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 A.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给我国吸引外资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 B.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不会成为我国的优势
  • C.发达国家间相互资本输出是当代国际资本流向的显著特点,片面地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  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  )。

    • A.6.5倍
    • B.4.6倍
    • C.2.6倍
    • D.1.6倍
  2.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 C.1996年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 D.1999年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3. 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 B.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
    • 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4. 1999年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

    • A.国有企业
    • B.私营企业
    • C.合资企业
    • D.集体企业
  5.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l%;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3 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

    • A.37亿美元
    • B.62亿美元
    • C.128亿美元
    • D.236亿美元
  6. 日本比英国的论文数少(  )。

    • A.5%
    • B.8%
    • C.10%
    • D.12%
  7. 从上图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Ⅰ祛国和中国的论文数量相差最少  Ⅱ前十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论文数量多于德、法、意三国论文数量之和  Ⅲ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后七名国家的论文数量之和仍然小于美国

    • A.只有Ⅰ
    • B.只有Ⅱ
    • C.只有Ⅲ
    • D.只有Ⅱ和Ⅲ
  8. 2002年SCI收录文章中,美国占32.17%,则我国约占(  )。

    • A.2%
    • B.3%
    • C.4%
    • D.5%
  9. 总数前三的国家的论文总数约占所有国家论文总数的(  )。

    • A.45%
    • B.50%
    • C.55%
    • D.60%
  10. 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

    • A.25.6%
    • B.27.2%
    • C.6.5%
    • D.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