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

  • A.王大妈平时在村里很热心,乡亲们找她借针线、照顾小孩,她都很乐意
  • B.刚参加工作的小张经常帮同事们打扫办公卫生,赢得了同事的一致好评
  • C.蔡同学给一名外地游客指路后,该游客想让蔡同学带路过去,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答应了
  • D.即使收件人不要求,快递公司的小刘也是要送货上门的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D省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比2007年增加的百分比为(  )。

    • A.115.9%
    • B.128.9%
    • C.130.3%
    • D.126.8%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能够推出的是(  )。  

    Ⅰ.2008年A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比2006年高45%。  

    Ⅱ.2009年C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占全国的2%。  

    Ⅲ.2006—2009年D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速一直都大于C省。  

    Ⅳ.2006—2009年B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占当年全国的比重在四省之中一直最高。

    • A.Ⅰ和Ⅳ
    • B.只有Ⅱ
    • C.Ⅲ和Ⅳ
    • D.Ⅱ和Ⅳ
  3.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7年A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占当年全国的比重为(  )。

    • A.1.7%
    • B.1.9%
    • C.1.6%
    • D.1.8%
  4. 哪一年C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额最多?(  )

    • A.2006年
    • B.2007年
    • C.2008年
    • D.2009年
  5. 2009年哪个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额最多?(  )

    • A.D省
    • B.C省
    • C.B省
    • D.A省
  6. 将2009年北京市法人单位行业分布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两个行业的法人单位数量差距与排在第三、第四位的两个行业的法人单位数量差距的比值是(  )。

    • A.2.1
    • B.1.9
    • C.1.2
    • D.1.3
  7. 2004年,城区(东、西、崇、宣)的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  )。

    • A.67%
    • B.57.5%
    • C.49.7%
    • D.无法计算
  8. 2009年法人单位分布最少的五个行业的总和占北京法人单位总量的比重是(  )。

    • A.2.83%
    • B.1.91%
    • C.3.59%
    • D.1.87%
  9. 下列关于2009年北京法人单位行业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人单位分布最多的三个行业的数量超过了北京法人单位总量的50%
    • B.从事第二产业的法人单位数量比第一产业多4万多个
    • C.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量约是从事第一、二产业的法人单位总量的4.5倍
    • D.北京市四环路以外的法人单位数量比四环路以内的多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北京市除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以外,共有法人单位246767个。从地区分布看,全市法人单位主要集中在近郊区(朝、海、丰、石),比重达到47.0%,比2004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城区(东、西、崇、宣)的单位数量则呈减少趋势,比重下降了4.5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居前六位的区县分别是海淀、朝阳、丰台、西城、东城、门头沟,约占全市单位总量的三分之二。

     从地理分布看,全市法人单位主要集中在四环路以外,比重达到47.8%,比2004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二环路以内法人单位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二环路至三环路、三环路至四环路法人单位比重分别略有上升。

     本市法人单位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921个,占0.8%;从事第二产业的有42852个,占17.4%;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01994个,占81.8%。与2004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的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1和10.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所古比重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2009年北京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法人单位数量比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多(  )。

    • A.75%
    • B.176%
    • C.198%
    • D.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