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指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个人或群体。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生态人’’假设的是( )。

  • A.在一个企业里,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其员工努力工作
  • B.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保护直接受到威胁
  • C.企业管理中不仅要给予员工物质激励,同时要给予精神激励,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 D.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根据资料,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根据下面图表资料,回答些列问题。

  2. 相比2008年前8个月,各大税种中2009年1~8月的累计收入数增长量最大的是( )。

    根据下面图表资料,回答些列问题。

  3. 2008年8月份江西省国税收入最少的区市是( )。

    根据下面图表资料,回答些列问题。

  4. 2009年8月江西省各大税种中收入未达到1~8月累计平均水平的有( )个。

    根据下面图表资料,回答些列问题。

  5. 2009年8月份,江西省国税收入同比增长最慢的区市的收入数是最快的区市的( )。

    根据下面图表资料,回答些列问题。

  6. 2006年该省各类残疾人比重和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各类残疾人比重相差最小拘( )。

    • A.视力残疾
    • B.肢体残疾
    • C.多重残疾
    • D.精神残疾
  7. 以下不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 A.该省残疾人口增长速度比人口增长速度快
    • B.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入学的最主要因素是患有智力残疾
    • C.患有肢体残疾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比视力、听力、言语残疾的总和还多
    • D.患有言语残疾的残疾人数约是患有言语残疾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75倍
  8. 2006年该省听力残疾比视力残疾的多( )万人。

    • A.25.7
    • B.35.6
    • C.5.46
    • D.61.3
  9. 2006年该省未人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万分之( )。

    • A.0.88
    • B.1.12
    • C.1.26
    • D.1.58
  10.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2006年××省共有残疾人22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6.25%,略低于全国的比例6.34%。与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相比,该省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有所变动。

    2006年该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共有( )人。

    • A.4291
    • B.4465
    • C.4711
    • D.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