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以大投入、大制作、高调造势、高票房回报为标志的“大片”,近几年在中国影坛上出尽风头。岁末年初开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全线飘红,以3.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新高。包括这部片在内的5部影片,占去了2006年中国电影全部26.2亿元票房收入的1/5还多。但舆论和观众大多给予批评和表示不满。深究起来,“大片”自身在选材、制作和市场开发方面的诸多误区当是最直接的诱因。从《英雄》、《无极》、《十面埋伏》、《夜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国产包括与港台合拍大片几乎是清一色地选择了古装加武打、阴谋加爱情之类型,出现形式奢华和内容空洞的强大反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A.“大片”何时不再自我陶醉
  • B.大投入、大制作影片创下我国电影票房新高
  • C.国产大片形式与内容存在严重脱节
  • D.大片在虚假的市场兴旺的喧嚣中,潜藏着深深的文化危机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0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年增长率比1999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

    • A.51.4
    • B.44.4
    • C.9
    • D.7
  2.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与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不断上升,说明贫困人口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 B.1996年与2004年间,参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均增长率约为50.2%
    • C.2001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突破1000万
    • D.2004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年增长率比2003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
  3. 1997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比1996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

    • A.84.9
    • B.87.9
    • C.3.5
    • D.3
  4. 根据上图,1996年至2004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

    • A.1998年
    • B.2000年
    • C.2001年
    • D.2003年
  5.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96年至2004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逐年上升
    • B.1996年至2004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 C.1996年至2004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高的年份是2004年
    • D.1996年至2004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高的年份是2003年
  6.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星期一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差额与星期四的相等
    • B.需求曲线的波动范围大丁供给曲线的波动范围
    • C.供给量与需求量相差额最小的是星期六
    • D.供给量最高的一天出现在星期四
  7. 该市场供给量较上一天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天是( )。

    • A.星期二
    • B.星期四
    • C.星期日
    • D.星期五
  8. 该市场有几天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

    • A.4天
    • B.5天
    • C.6天
    • D.3天
  9. 该市场需求量最高比最低多( )。

    • A.400%
    • B.200%
    • C.500%
    • D.300%
  10.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彩电价格的涨跌率均高于其他品类电器
    • B.洗衣机的涨跌率均低于小家电的涨跌率
    • C.涨跌额越高的电器,销售量越高
    • D.数码的现价高于空调的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