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余艺与齐华亍1960年结婚,婚后育有二子一女:长子余海、次子余涛、女儿余萍。1990年后,三个子女陆续成家独立生活,余艺因掌握缝纫技术,退休后被一家服装厂聘为技术员,收入颇丰。1996年,齐华去世,余艺无心工作,遂以8万元变卖了自住的房屋,跟随长子余海生活。1997年,余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一份遗嘱,表示其死后,全部存款24万元(卖房款8万元,先前夫妻存款16万元)中的18万元由长子余海继承,6万元由次子余涛继承。1998年,余艺因突发脑溢血造成半身不遂,长子余海照料不周,次子余涛见状便将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照料。由于余涛夫妇悉心照料,余艺觉得先前所立的遗嘱不妥,便重新书写一份遗嘱,表示死后存款24万元由次子继承16万元,长子和女儿各继承4万元。1999年6月,长子余海因车祸死亡。2000年8月,余艺病故。针对24万元存款,余艺的次子余涛、女儿余萍、长子之妻胡某及其子余明均提出继承要求。

余艺死后,其法定继承人为(   )。

  • A.余海、余涛、余萍
  • B.余涛、余萍、余明
  • C.余涛、余萍、胡某、余明
  • D.余涛、余萍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制约行政绩效的因素包括(   )。

    • A.行政环境
    • B.行政体制
    • C.公务员素质
    • D.行政绩效管理
  2. 使用成本一收益评估方法分析的关键是考虑一个政策或者项目可能带来的所有成本和效益,其中成本和效益的类别包括(   )。

    • A.内部和外部成本及收益
    • B.可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成本及收益
    • C.首要和次要成本及收益
    • D.净收益值和再分配性收益
  3. 将行政决策的主观意图变为客观现实的必经阶段是(   )。

    • A.行政执行
    • B.行政决策
    • C.行政监督
    • D.行政绩效评估
  4. 如果一项政策或项目的净收益大于零并高于其他公共或私人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时,它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所以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体现的是一种(   )。

    • A.社会理性
    • B.政治理性
    • C.经济理性
    • D.决策理性
  5. 该公文成文时间不规范之处是(   )。

    • A.成文时间不准确
    • B.写法不完整
    • C.写法不规范
    • D.成文时间不具体
  6. 某县打算在县中心城区建设一个城市广场,决定作出后,县政府成立了由副县长为组长、15人组成的城市广场建设领导指挥办公室,购置各种办公设备花费20万元。然后开始进行拆迁工作,动用3000元安置被迁居民、商户,又请专家进行规划设计,花费了400万元。为了建设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广场,县有关领导还专程到外地参观考察,花费上万元。正在建设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来检查,裁定该广场属于违规建设,浪费了土地资源,责令立即停工。于是,建了一半的城市广场成了半截工程。

    造成该项目成了半截工程的原因有(   )。

    • A.县政府领导决策不当
    • B.县政府领导法治观念淡薄
    • C.国家有关部门检查不及时
    • D.该项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7. 该公文结束语不规范,正确写法应该是(   )。

    • A.以上报告请审阅
    • B.以上请示请批准
    • C.妥否,请批示
    • D.妥否,请批准
  8. 从主送机关看,该公文存在的问题是(   )。

    • A.党政机关交叉行文
    • B.越级行文
    • C.多头主送
    • D.主送机关不明确
  9. 按照公文写作要求,该公文正文的主要问题是(   )。

    • A.事实陈述不生动
    • B.不符合“一文一事”要求
    • C.提出要求不具体
    • D.语言不够简洁
  10. 如果复议机关改变原纳税决定改由茶厂缴纳税款,茶厂与杨某的诉讼地位应如何确定?(   )

    • A.茶厂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 B.茶厂可以再提起行政复议
    • C.杨某可以作为诉讼第三人
    • D.杨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