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第 13 题 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

  • A.胜诉权
  • B.起诉权
  • C.实体权利
  • D.借款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 90 题 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担任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是(  )、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和意大利。

    • A.南非
    • B.委内瑞拉
    • C.危地马拉
    • D.巴拿马
  2.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91~92 题。

    A.反帝国主义斗争;B.不仅与封建残余和军阀制度作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E.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1931年2月)

    【材料2】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来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了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这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 91 题 分析材料1中的错误观点。

  3. 第 92 题 结合材料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4. 第 89 题 联署否决机制与一票否决机制相比(  )。

    • A.外部成本提高了
    • B.决策成本提高了
    • C.预期成本下降了
    • D.抬高了决策的门槛
  5. 第 88 题 一票否决制带来的问题包括(  )。

    • A.联合国权力过大
    • B.联合国缺乏行动力
    • C.联合国缺乏代表性
    • D.联合国缺乏合法性
  6. 第59届联合国大会2004年9月14日下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改革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而安理会的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重点。安理会改革的重点涉及安理会的代表性问题和决策机制问题。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对实质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要有1票反对就不能通过。应该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使安理会具有典型的“战利品”遗迹,是二战战胜国瓜分国际利益的一种机构和决策机制。这个决策机制并不适合新的国际形势,也是致使联合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它使安理会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由于利益斗争的原因,决策迟缓,而且决议意见不断被修改,根本起不到维护国际和平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安理会的决策机制,使决策更加透明和民主。废除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的决策机制势在必行。但安理会没有否决机制也不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将安理会一票否决的决策机制改成联署否决机制。安理会任何决议都应获得多数成员国的同意,以简单多数的原则通过决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对安理会通过的决议的否决权,但必须至少有3个常任理事国联署,才能否决安理会的决议。从有利于提高安理会决策效率来看,由于必须有3个以上的常任理事国联署,才能否决联合国决议,这就给个别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意否决安理会决议,致使安理会面对重大国际事务不能有所作为增加了困难。抬高否决门槛之后,安理会能更迅速地作出决定。而且,这样安理会的决议不但能体现大国的意志,也能更好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86~90 题

    第 86 题 这段文字说明(  )。

    • A.决策规则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它不能帮助人们找到共同利益
    • B.政策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
    • C.联合国存在严重的代表性不足问题
    • D.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过大
  7. 第 87 题 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规则是(  )。

    • A.独裁制
    • B.简单多数制
    • C.三分之二多数制
    • D.一致同意规则
  8. 第 83 题 材料中反映的部分公众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脱节的主要原因的是(  )。

    • A.公德规范在具体践行上存在困难
    • B.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 C.社会公德往往被视为“小节”而受到忽略
    • D.没有准确理解公德规范的内容
  9. 第 84 题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 B.我国《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并未对国家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当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
  10. 第 85 题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  )。

    • A.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 B.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德实践活动
    • C.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 D.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