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以下选项中不构成默示意思表示的是( )。

  • A.张甲从某商场试用买卖一台电视机,试用期届满,张某未作表示
  • B.李乙去商场购物时将汽车停放在商场门前的收费停车场
  • C.王丙在签订商品房购买合同时,发现合同中规定的交房日期比购房意向书中规定的日期推后了1个月,但王丙未提任何意见即在合同上签了字
  • D.蓝天公司向碧海公司发出一份要约,在要约中表示如果碧海公司在1个月以内未提出异议,即视为同意订货,碧海公司对此未作任何表示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本科类)模拟试卷9》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某甲能否要回2800元?法律上的依据是什么?

  2. 牛黄应归谁所有?

  3. 农民某甲与某肉联厂约定:由肉联厂将其所有的两头黄牛宰杀后,净得的牛肉按每千克7元的价格进行结算;牛头、牛皮、牛下水归肉联厂,再由某甲付宰杀费40元。在宰杀过程中,肉联厂屠宰工人在其中一头牛的下水中发现牛黄70克。肉联厂将这些牛黄出售,每克40元,共得2800元。某甲得知此事后,认为牛黄应当归其所有,遂向肉联厂索取卖牛黄所得的2800元价款。肉联厂认为牛黄在牛下水中,而牛下水按约定是归肉联厂的,因此拒绝给某甲该款。双方发生纠纷。问:

    两头牛的所有权是否已经转移给了肉联厂?

  4. 乙能否取得该石雕的所有权?为什么?

  5. 论民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关系。

  6. 甲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块奇石,误以为奇石为其父所有,遂将其雕刻成石雕,其好友乙见后十分喜欢,以6万元购买。后丙向甲索要该石,方知该石是其父借用观赏的。该石当时价值5000元。双方就返还该石发生纠纷,诉至法院。问:

    甲将奇石雕刻后石雕的所有权归谁所有?为什么?

  7. 简述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区别。

  8. 简述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

  9. 简述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0. 以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均享有民事行为能力
    • B.任何人无权限制或剥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C.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取决于自然人的主观意愿
    • D.民事行为能力既包括取得民事权利的能力,也包括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