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D.人与自然、,与人的关系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是怎样评价的?(13分)

  2.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末而是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较之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13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动规律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

    材料二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一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94页材料三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主义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1)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0分)

  4. 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15分)

  5. 若图4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a
    • B.b
    • C.C
    • D.d
  6.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15分)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 。 

    (3)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__。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影响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7. 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

    • A.交通便捷
    • B.市场广阔
    • C.鲜果上市早
    • D.技术条件好
  8. 图3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4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3~35题。 

     

    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a 
    • B.b 
    • C.C 
    • D.d
  9. 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  )。

    • A.古希腊文明
    • B.古罗马文明
    • C.秦汉文明
    • D.古印度文明
  10. 劳动生产率是指(  )。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 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