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2010年元旦,甲、乙二人在某饭店就餐,因饭菜质量问题,与饭店员工丙发生冲突。扭打中将丙打成轻伤。甲潜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乙及时将丙送至医院救治,并主动投案自首.承担全部医疗费用。经审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三年,对乙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中关于法律责任的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承担了何种性质的法律责任?

(2)法律责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试题出自试卷《2014年政法干警《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试卷》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简述清末商事立法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部门。 

  3. 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4. 唐律的篇目中包括( )。 

    • A.户婚 
    • B.贼盗 
    • C.杂律 
    • D.捕断 
  5. 北洋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行政诉讼相对独立 
    • B.县知事兼理司法审判权 
    • C.广泛引用判例和解释例 
    • D.普通法院原则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6. 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 A.令 
    • B.条例 
    • C.律 
    • D.科 
  7. 为使法律概念更加规范和准确,为《晋律》作注的律学家有( )。 

    • A.张斐 
    • B.陈群 
    • C.杜预 
    • D.长孙无忌 
  8.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间接选举中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主体包括( )。 

    • A.各政党 
    • B.各人民团体 
    • C.选民10人以上联名 
    • D.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 
  9. 下列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该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效力低于宪法 
    • B.该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 C.该法反映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意志 
    • D.该法根据宪法制定.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 
  10. 张某为69岁残疾人士,生活困难。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因私人恩怨故意不给张某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张某在市长接待日言辞激烈地指责了王某的错误行为,并就如何完善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关机关根据市长的指示,在调查属实后,向张某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张某得以实现的宪法权利包括( )。 

    • A.发展权 
    • B.物质帮助权 
    • C.劳动权 
    • D.批评建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