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以下电影中的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

  • A.秦始皇身穿黑色朝服,接见来自日本和高丽的友好使者
  • B.卫青大破匈奴,武帝赐其华屋,卫青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 C.张骞从西域返京后,给汉武帝带回核桃、苜蓿、大蒜等西域特产
  • D.曹操写信给孙权,云:“孤承献帝圣命,奉辞伐罪。欲与将军共伐刘备……"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据中国新闻网20 1 0年1 2月11日报道,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短短几年时间,世界上不包括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达4 000万,现有l 00多个国家近40 00所高等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在这股“汉语热”中,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热潮方兴未艾。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数量,美国有4 000多所,英国5 2 00多所,澳大利亚1 5 00多所,泰国1 0 00多所。中小学生学习汉语人数,美国已超过1 6万人,法国4.6万人,澳大利亚l 2万人,泰国超过5 0万人。为了适应日益庞大的汉语学习需求,中国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已在9 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 00多所孔子学院和3 0 0多个孔子课堂。此外,还有5 0多个国家的2 6 0多个机构提出申请。2 0 1 0年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开设汉语课程1 万个班次,注册学员达到3 0万人。 另一则消息显示,2 0 1 0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学各自进行了2 0 1 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未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科,必须进行英语、数学考试。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的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颁布的土地改革文件有( )。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B.《井冈山土地法》
    • C.《兴国土地法》 ‘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3. 中共六大对土地问题的贡献在于( )。

    • A.明确规定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 B.确立土改的阶级路线
    • C.调整富农政策
    • D.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
  4. 材料二里中国共产党对富农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目的是( )。

    • A.集中力量打击封建地主
    • 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更好地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
    • D.早日恢复生产
  5. 党对富农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B.抓主要矛盾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实事求是
  6.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林则徐的著名诗句。 ( )

    • 正确
    • 错误
  7.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8. 下面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富农政策的材料: 【材料一】削弱富农经济上的势力,与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分地"。 ——摘自1 9 3 3年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决议 【材料二】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 ——摘自1 9 4 2年1月中共中央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因为战争已经在大陆上基本结束,和1 9 4 6 年至l 9 48年的情况(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生死斗争,胜负未分)完全不同了,国家可以用贷款的方法去帮助贫农解决困难,以补贫农少得一部分土地的缺陷。因此,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应有所改变,即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变为保护富农的政策,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生产,又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保护中小土地出租者。 ——摘自毛泽东1 9 5 0年《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下列关于材料1中“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分地’’,的做法,评述正确的是( )。‘

    • A.这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应保护富农经济
    • C.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D.富农生产具有很重的封建剥削性质,富农应属于小资产阶级
  9. 华山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之一。 ( )

    • 正确
    • 错误
  10.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戏台。 ( )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