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对于书法这一概念,尽管目前没有最为权威的概括,但是,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还是为人们所承认的。那么,书法创作也应该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比如说,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经历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多呈现由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左上到右下、从右上到左下的走向;单个汉字的书写多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至于章法,则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排列等等。这些规则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并且必须遵循的创作程序,以至于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习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它。

从表面看来,这个创作程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如果仔细追究,则大有不同。我们看到,书写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毛笔在纸面上写出笔画的环节,因为我们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假使右手操控毛笔的运动就此停止了,留在纸面上的将是“—”“丨”“丿”“、”等某些单个的笔道。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毛笔离开纸面之后还需要向下一个笔画过渡,以求得顺利书写下一个笔画,在这个环节中,毛笔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当我们将这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时候,书写过程就表现为连续的、回环往复的、不可逆转的曲线。因而,书法创作看起来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甚至好像一团麻线,但只要揪住一个合适的线头,就可以从头一直顺到尾;或者好像走迷宫,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创作更表现为线性的特征。在书法欣赏时,我们的目光有时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再现一遍创作的过程。至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美术,先画这片云,后画那只小船,抑或再补几棵小树,大概主要在于画家的创作习惯和临事从宜,并没有像书法这样的严格的创作程序;再如篆刻,尽管也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甚至可以先刻完某一个相同趋向的线条,再刻另一趋向的线条。那么,在欣赏美术或者篆刻作品时,也不会出现书法欣赏时的情景。由此看来,我们毋宁说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它们都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

①甚至与所谓艺术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它是由汉字的日常书写衍生出来的。②因而,我们由此可以探讨静态观察不能得到的书写规律,【】可以告诉学生每一个环节是什么形态,怎么去写,【】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形态,为什么这样去写,从而为书法启蒙教学设置一个更为坚实的理论平台!③应该说,书法的线性特征与造型艺术之类属是错位的,因为它揭示的是动态的创作过程。④但是,由于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充分注重并应用了这一特征,将优秀的作品变成一个整体,使之前后联系、上下贯通,乃至血肉丰满。⑤书法创作中的诸多技法规定,诸如方圆、藏露、曲直、俯仰、疾徐等等,便可以性的运动中找到产生的根据,进而可以解释节奏、行气、血脉等更高层面的概念。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是人们所承认的,而“什么是书法”,还没有比较一致的公认的概括
  • B. 汉字书写都应当遵循由左向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等书写规则
  • C. 书法创作也遵循着汉字书写的章法,大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来排列
  • D. 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也是书法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习字者都不能违背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由图中信息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以下哪一项?

    ①2000—2007年,财政收支比不断提高

    ②2000一2007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额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额

    ③2000一2007年中,2003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额最小

    ④2000一2007年,2007年度的财政收入增长额最大

    • A. ①②
    • B. ③④
    • C. ②③
    • D. ②④
  2. 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描述正确的个数是(  )。

    Ⅰ.2004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比2003年快

    Ⅱ.2000—2007年,财政支出的变化规律与财政收入的变化规律一致

    Ⅲ.2000—2007年,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2.5倍以上的年份有7个

    • A. 0个
    • B. 1个
    • C. 2个
    • D. 3个
  3. 2007年和2006年两年的财政支出占该市2000年至2007年八年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  )。

    • A. 35.6%
    • B. 38.7%
    • C. 44.2%
    • D. 50.9%
  4. 2007年与2006年相比,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  )。

    • A. 下降了64个百分点
    • B. 上升了25个百分点
    • C. 下降了7%
    • D. 上升了3%
  5.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00—2007年,某市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亿元?

    • A. 1.2
    • B. 1.4
    • C. 1.6
    • D. 1.8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中,粮食产量是最多的
    • B. 2008年与上年相比,烤烟产量的增长率最大
    • C. 2007年,苹果产量超过水果总产量的一半
    • D. 2008年,非园林水果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不到
  7. 2008年,下列各农产品分类中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量最大的是(  )。

    • A. 粮食产量
    • B. 蔬菜产量
    • C. 水果总产量
    • D. 园林水果产量
  8. 2008年,各农产品分类大类中增长率第三高的是(  )。

    • A. 油菜籽产量
    • B. 园林水果产量
    • C. 蔬菜产量
    • D. 棉花产量
  9. 2007年,茶叶产量与烤烟产量之比为(  )。

    • A. 1:4.7
    • B. 1:4.5
    • C. 1:3.9
    • D. 1:3
  10.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最小的(  )。

    • A. 南昌
    • B. 新余
    • C. 吉安
    • D. 抚州